2000-2009年我國各大城市總計高溫天數的排行榜前十名
中國最熱的大城市是哪個?8月3日,記者從央視氣象節目主持人宋英杰博文《40℃并非預報禁區》中獲悉:這個城市是福州。
宋英杰的依據是他公布的全國最近10年(2000-2009年)高溫天總數列前十的大城市排名表。這些城市10年來的總計高溫天(氣溫超過35℃)全部超過200天,其中超過300天的大城市有5個。
海濱城市福州以10年375個高溫天名列榜首,其次是杭州(355個高溫天),再次是重慶(343個高溫天),第四是長沙(326個高溫天)。武漢10年共305個高溫天,名列第五。名單上排名第六到第十的城市分別是海口、南昌、廣州、西安、南寧。
傳統上,南京曾被列入四大“火爐”城市名單,但在宋英杰開列的這個“榜單”上,南京沒有出現在前十名中。
名單上的這十大城市大都地處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西安是其中唯一的例外。地處西北的古都西安進入這一名單讓人非常意外,這會不會是全球暖化的征兆?
新聞背景:四大“火爐”城市
“火爐”城市是國內民眾對天氣酷熱城市的稱呼。
最早出現“火爐”城市這一說法是在民國時期。那時媒體有“三大火爐”之說,即重慶、武漢和南京,都是長江沿線的著名大城市,分別居于長江的上、中、下游,因夏季氣溫炎熱,被媒體夸張地稱為“火爐”。
新中國成立后,又有了“四大火爐”之說,這有幾種城市組合,多指長江流域的幾個城市。第一種組合是武漢、南京、重慶、南昌;第二組合是武漢、南京、重慶、長沙。上述兩種組合認可的人比較多。也有人稱重慶、武漢、南京、濟南是“四大火爐”,或者說長沙、武漢、重慶、杭州是“四大火爐”。另有認可西安、南京、重慶、武漢這一組合的。
“火爐”城市的說法源于民間,并沒有氣象統計學上的依據。上世紀70年代,氣候學家喬盛西就曾提出重慶、武漢、南京被稱為“火爐”城市不實。他通過氣象記錄“橫向對比”列舉長江流域的安慶、南昌、長沙、衡陽、郴州等市,夏季炎熱天數與酷熱天數均超過重慶、武漢、南京三大城市。專家解釋說,這種情況是由于城市知名度差異造成的。
來源:現代快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