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遭受特大洪水的情況下,為幫助受災地區更好開展災后重建工作,8月9日,吉林省衛生廳制定了《全省各級醫療機構對口支援災區醫療衛生單位實施方案》,組織開展全省各級醫療機構對口支援災情嚴重的永吉等4個縣市醫療衛生單位及19家鄉鎮衛生院。
在洪災始發階段,吉林省衛生廳按照省委、省政府抗洪救災的統一部署,全力投入到抗洪搶險救災防病工作中,衛生廳全體領導成員分別奔赴基層指導工作。根據受災縣市的實際情況,在總結以往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制定了對口支援工作方案。本著“未受災支援已受災、城市支援農村、逐級落實、層層包保”的原則,組織全省所有市州的17家三級甲等醫院、6家中心醫院和部分民營企業醫院對受災較重的永吉、樺甸、安圖、臨江等4縣市的兩家縣醫院、19家鄉鎮衛生院重點開展對口支援,并責成各市州衛生局組織轄區內非受災醫療機構對受災縣市的村衛生室開展對口支援。
吉林省衛生廳廳長隋殿軍、黨組書記李殿富對此項工作高度重視,親自組織協調,并強調指出:這次特大洪水災害給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造成很大損失,很多醫療衛生機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但災區的衛生防疫及醫療救治工作刻不容緩,省衛生廳組織全省各級醫療機構對災情嚴重的縣市開展口支援,能夠加速恢復受災縣市各級醫療衛生機構的救治能力,從而確保災后正常醫療秩序,保障災區群眾的身體健康。同時,受災的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組織受災醫院通過申請政府救濟資金、財政專項及其它多種方式,解決資金缺乏的問題,不等不靠,積極開展自救工作。
這次對口支援是在抗洪救災工作的關鍵時期啟動的,勢必對災后醫療衛生機構恢復重建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來源:中國日報吉林記者站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