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國內第一家關節軟骨修復示范中心在北京武警總醫院成立。中心同時建立了“關節修復網”,相關領域的專家將在網站開設博客,和患者進行網絡溝通交流。
該中心負責人張仲文介紹,我國骨性關節炎的發病率約為3-5%,其早期的癥狀就表現為軟骨損傷或者缺損。運動員是最容易患該病的人群。另外,外傷也是造成軟骨損傷的因素。
“軟骨是不可自愈的組織。國內傳統的治療方法基本上是拆東墻補西墻,把身體非負重區的健康軟骨組織挪一部分去修補有問題的軟骨。這樣其實并沒有從根本的解決問題。”
該中心成立之后,將和美國健贊公司一同為國內軟骨損傷患者提供全球最為領先的關節軟骨修復技術--MACI技術。該技術手術時間僅為30分鐘,創傷小,而且康復快。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引入該技術的醫院,武警總醫院已經在過去6年中成功為15名患者修復了軟骨組織。
張仲文介紹說:“MACI技術簡單說來就是把患者健康的軟骨組織取大約黃豆大小一粒,把取下來的組織送到國外的實驗室進行培養,讓組織增長上萬倍,大約一個多月以后再送回醫院。培養的組織只需要用特殊的膠質粘在病變的區域,它就能自己生長。”
“傳統的關節置換手術只能維持最多不超過20年,但是我們獨家引進的MACI技術不僅手術簡單,而且病人治愈后能跑能跳。恢復得非常好。”
據了解,武警總醫院在國內實施的首例和第二例軟骨修復手術都很成功。張仲文說,第二例手術的患者,足球運動員王新,軟骨缺損的部位已經完全修復,王新在大學一直是校隊的主力球員。
有資料顯示:全球目前約有4億人患有各種骨關節疾病,而中國骨關節炎患者占1/3。而關節軟骨的意外損傷及炎癥是主要原因。
使用MACI技術修復軟骨的費用大約在10萬元左右。張主任表示,示范中心建成后,武警總醫院與美國健贊公司將定期對開展MACI技術的的有關人員進行斷續教育和培訓,將成為全國關節軟骨修復技術推廣、治療、技術人員培訓等的標準示范基地。
來源: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記者 楊萬麗)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