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參與:倡議“綠色出行”
在洛陽時,連維良的工作風格被稱為“連軸轉”。
當地媒體人士稱,連維良要求媒體選派男記者跑市委市政府的新聞。他說自己常半夜開會,女記者會吃不消。
據鄭州市委內部人士稱,連維良的辦公桌上放著全市科級官員的電話號碼。常常晚上11點多,他直接給干部下達任務。這次治理交通擁堵,連維良也發動全市各級干部參與,包括上街調研等。
鄭州市委、市政府決定,今后機關公務車輛每周停運一天。市委書記、市長、市委副書記、主管副市長每周至少乘一次公交車。倡議市黨政班子其他成員每周乘坐一次公交車,市直部門領導干部每周一天乘坐公交車出行。
鄭州市委宣傳部一李姓負責人稱,各市直機關都已制定了“綠色出行”措施。鄭州市人大、政協也發出號召,倡議“綠色出行”。
同時,鄭州市公安局以局長帶頭,穿上交警制服,上路指揮交通。
鄭州市交警二大隊劉姓民警介紹,從7月份開始,鄭州所有交警全員上街。市公安局也抽調一部分警力,包括做行政的辦公民警,上街指揮交通。目前,還要招一批民警,補充交警警力。
近期,鄭州市各十字路口,除有交警指揮外,還站著四五名佩戴條幅的志愿者。據了解,鄭州市交警支隊聘請了近萬名大學生做志愿者,在早晚高峰時,宣傳文明出行。
當地人士稱,鄭州正在進行“全民治堵運動”。
曾經,連維良在洛陽時,也發起過一場“全民運動”。
2007年,洛陽再次提出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此前,洛陽連續11年申報沒成功。連維良曾對洛陽市民公開承諾:創衛,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當時,洛陽市各機關幾乎三分之二的精力用于創衛。出現了法官上街撿煙頭、街道辦出錢收購蒼蠅、關閉沿街商店等諸多怪現象。洛陽一時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連維良的創衛行動最終取得“勝利”,洛陽2007年被評為國家級衛生城市。
鐵腕行動:治理公務車公務員
截至8月5日,鄭州市“治堵辦”沒收8輛公務車,統一交由市財政局重新調配。
據了解,連維良到任次日,鄭州市文明辦、監察局、財政局、公安局聯合下發通知:7月20日以后,對存在交通違法行為的公務車直接沒收。存在公務車交通違法的單位,3年內不得更新、增加車輛。
7月20日,“暢通鄭州”首日,鄭州市公安局長、副局長上街執勤。當日,鄭州中牟縣公安局和市舊城改造開發公司的兩輛車被沒收。
7月22日下午,鄭州管城區區長助理龔廣臣所使用的轎車發生事故并產生糾紛。經查該車有49次交通違法記錄未處理。鄭州市“ZZIC”后來通報,給予龔廣臣停職檢查處分,肇事車沒收。
一個月來,鄭州市針對“治堵”出臺全方位多個措施。
鄭州文明辦等四單位聯合規定,對違反交通規則的公職人員通報、曝光,嚴重違反的嚴肅處理,并將各單位公職人員交通違法情況與文明單位評比掛鉤。
7月30日起,河南發起了整治公務車交通違法百日行動。河南省取消“豫O”號牌,鄭州市則取消“豫AAA”公務車牌。另外,軍隊和武警部隊也配合開展治理軍車違章。
對此,有網友認為,治堵不是取消特權號牌那么簡單,取消了反不容易被辨別監督。
7月31日,鄭州當地媒體報道,在連維良“率領”下,鄭州市多名領導班子成員乘坐公交,體驗交通擁堵狀況。
治理效果:預期三五年后改觀
據了解,經過一個月的治理,鄭州交通擁堵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亂停亂放、交通違章事故明顯減少。
鄭州市“治堵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他們最近一個月組織了2000多人次干部上街調查擁堵原因。這些干部都要做分析,提出意見。這些意見匯總后上報。
8月5日,金水區政府工作人員王新說,目前治堵“人人自危”,不僅對公務車出行多加小心,公務員駕私家車違章,也將受到重處。
清華大學自動化系系統工程研究所副所長胡堅明認為,緩解交通擁堵最重要的,還是要鼓勵公交出行。政府部門要提高公交競爭力,讓人們被公交優勢吸引過去。
8月4日,有市民提出,根治交通擁堵還有待有關部門合理規劃、科學設計。這些市民認為,目前交通秩序有效果,但擁擠程度沒減輕。
據鄭州市長趙建才介紹,鄭州以外圍交通和市政道路交通兩項為目標,將總計投資195億元。
“陣痛期不是短時間能改變的。”趙建才說,隨著“暢通鄭州”行動,一年內將會有初步效果,但真正要有大改觀,將到三五年后。
來源:新京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