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場的倒數聲中,隨著絢麗的煙花綻放,與UU造型氣球一起懸空的彩色倒計時大鐘秒針在8月12日晚八點整撥啟了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開幕倒計時一周年晚會。當天晚會同時發布了大運會的獎牌和火炬造型;整場晚會充斥著濃郁的國際化氣息和深圳志愿大運的熱情。
廣東省省委副書記、省長、深圳大運會組委會執行主席黃華華,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大體協主席、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章新勝,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大運會執行局高級顧問蔣效愚,省委常委、深圳市委書記、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王榮,副省長、大運會組委會副主席林木聲等共同啟動大運會倒計時一周年。一起推動了大運會倒計時啟動桿。
黃華華當天晚會的致辭中表示:深圳世界大運會組委會要與國際大體聯密切合作,高標準、高效率、高水平地推進各項籌辦工作。希望深圳市堅持"辦賽事、辦城市,新大運、新深圳"的辦會戰略,舉全市之力推進大運會籌辦工作,并以此為契機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特區一體化進程,培育城市文化軟實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新跨越。
王榮也表示,未來的1年,是大運籌備工作的最后沖刺階段。深圳將以一流的設施、一流的環境、一流的服務、一流的形象,辦成一屆更成功、更精彩、更具影響力的大運會。
大運獎牌“海之心”——
在大運會獎牌“海之心”設計揭曉環節中, 鋼琴家朗朗,體育明星郭晶晶以及”深圳制造”的歌手陳楚生,周筆暢,大運會獎牌設計者薛梅和深圳的小朋友們一起用拼圖的方式揭開大運獎牌神秘面紗。獎牌直徑60毫米,厚度為5毫米,正面刻有國際大體聯的標志和“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英文字體,背面刻有深圳第26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會徽和中文全稱,并在其中一塊折面上鑲嵌有波浪形的五彩螺鈿。綬帶由核心圖案和本屆賽會的名稱等組成。據設計者薛梅介紹,獎牌設計的靈感來源于本屆大運會主體育場的建筑結構與水晶質感,獎牌折面上鑲嵌的五彩螺鈿,似海水掠過沙灘,留下海洋的印記,深圳的記憶。即稱之為“海之心”。
大運火炬“虹”——
隨著大運會形象大使戴菲菲手持大運火炬在體育場中央聚光燈下亮相,深圳2011世界大運會火炬“虹”第一次曝光在公眾面前。深圳大運會火炬“虹”由40多種顏色組成,靈感來源于深圳大運會會徽“歡樂的u”。據“虹”的設計者中央美院奧運會藝術研究中心年輕設計師萬力介紹,火炬主調為紅色和黃色,因為這兩種顏色代表陽光,朝氣蓬勃。深圳也是充滿陽光和年輕朝氣的城市。另外,除了顏色為“虹”的一大亮點外,流動也是火炬一大特色。整體火炬是由70多個流動部分組成,每個火炬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把火炬轉成屬于自己的形態,也就是說每一位火炬手和他的火炬都是獨一無二的。
深圳大運 國際氣息——
晚會一開始,國際化的氣息便開始散布。
開場的“深圳市民講外語”活動讓 “Start Here”這句大運會的口號響徹全場。在該活動中,市長許勤用英語向世界發出了邀請:“Welcome to Shenzhen, Welcome to Universiade”,之后的晚會中,許晴還代表深圳第一個向世界寄出了大運會邀請的明信片。
當天,有駐深圳的各國外交官出席參加;通過視頻連線,國際大學生體育聯合會主席喬治基里安和上海世博會包括美國館、澳大利亞館在內各國展館館長都向深圳大運會送來了祝福和期望。
在演出方面,英國主持人帶來了他的五位朋友,分別來自世界五大洲,加上來自深圳20個世界友好城市的小朋友,一起獻唱了“世界手牽手”。
志愿者引領全民參與——
志愿者是深圳大運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天的晚會上,志愿者和深圳市民展現了深圳人志愿大運的熱情和意愿。
活動中,365名深圳市民身穿著印有一年365天不同日期的T恤衫來到現場。據主持人介紹,他們每個人身上的日期表示著,在倒計時的一年365天,他們每人都為在各自的那一天為深圳大運會做一件具有特殊意義的事,作為人人參與大運的一種方式。
在演出中,志愿者的身影四處可見。開場,志愿者們舉著世界各國的國旗聚集到舞臺中央, “在你的夢想中,把世界擁有”,伴隨著開場曲目“告訴世界”揮舉舞動。在隨后的演出中,志愿者們出現在各個節目中,與汪峰,周筆暢合唱大運會會歌;和朗朗協奏獨創曲目“深圳節拍;為陳楚生獻唱時伴舞等。
在場外連線環節,龍崗和中信廣場兩個分會場的深圳市民通過萬人簽名的方式傳遞了他們志愿大運,參與大運的意愿。
另外,深圳大學學生周子遷,作為深圳大運會環保大使,通過視頻連線在大運倒計時之際送上了他一路上已經收集到的600個祝福大運的笑臉,最終他將帶著2011個祝福笑臉回到深圳大運會。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實習記者 樂粼 秦穎)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