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執法(常炳章攝)
打擊“黑車”規范運輸市場(常炳章攝)
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日,還是寒風凜冽的冬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總會穿梭著這樣一道流動的風景
——電動三輪車。正是這個普通的再不能普通的群體,在腳踏實地的用勞動換取生活保障的同時,也為乘客帶來了一席之便。
“我乘坐營運三輪車,就坐脖子上佩戴著上崗證的。坐這樣的車讓我感到安全放心”
8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永城市交通局東城區三輪車管理站采訪時恰巧碰到了前來領取上崗證的三輪車營運者王振明。據了解,王振明曾是某公司的正式職工,因公司裁員,被迫下崗。隨后幾經輾轉開始駕駛三輪車拉送乘客,養家糊口。“我干這一行已經七八個年頭了,雖然收入不高,卻結交了好多朋友,我已經深深的愛上這一行了”王振明高興的說。
當記者者詢問他對三輪車營運者必須掛牌上路的看法時,他樂滋滋的伸著大拇指連聲稱好。他說:“剛開始的時候,管理站要求營運者必須辦理上崗證時,我不理解,脾氣倔,就不辦而看到其他營運者佩戴上崗證生意都比以前好了許多時,才認識到辦理上崗證的必要性。我今天領到了它,希望收入能有所增加”。據管理站工作人員介紹,這次共下發800張上崗證并要求上路必須佩戴,這樣不僅能給營運者增加收入,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務,而且對三輪車營運市場的整頓,合法營運意識提高,打擊“黑三輪”,維護三輪車形象都起到重要的作用。
記者隨后來到管理站附近的中心汽車站觀察采訪,看到來來往往的乘客特別是攜帶包裹的乘客很熱衷于乘坐佩戴上崗證的營運三輪車,據營運者稱乘客很樂意乘坐我們的車,這樣我們的生意明顯比以前好了,收入增加了。“我乘坐營運三輪車,就坐脖子上佩戴著上崗證的。坐這樣的車讓我感到安全放心”剛從車站下車的張大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