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昔日風光不在
高級船員緊缺且流失嚴重,行業門檻低開低走,大量船員“上岸”給行業造成壓力
昔日風光的行業發展到了現在,船員待遇的性價比出現了一定的分化:目前沿海航線的船長與輪機長工資月薪一般在三、四萬元左右,而一般的水手及機工月薪約為3000-4000元之間。而內河方面,普通船員的實際收入每月大概在2000元左右,有些甚至不包括社保和醫療等福利,“真比不上陸上的普通工人”,老船員姜師傅感慨。
姜告訴記者,待遇分化主要是體制改革后發生變化的,以前船員的集體身份漸漸轉為國企或私企職工,船員的收入也與企業效益掛上鉤,內河航運由于效益低而導致船員工資下滑,遠洋航線則保持著一定的優勢。因此,有一定學歷層次的船員都愿意去干遠洋運輸。
據有關數據統計顯示,目前中國內河船員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初中以下文化的占84.8%,大專及以上的只占3.34%。與眾多行業對員工和要求水漲船高相反,進身船員的“門檻”卻在低開低走。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即將于201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河船舶適任考試和發證規則》,對內河船員的學歷等門檻規定將進一步松綁。
據中國海事局船員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門檻降低是為了改變我國船員供給不足的狀況。目前,船員流動性逐漸增大,高級船員緊缺且流失嚴重,大量船員“上岸”給這一行業造成壓力。
隨著海河運輸業的迅猛發展,船舶數量在急劇增加,但廣東船員勞務市場已表現出一定的低級船員“出走”嚴重、高級船員后備不足的隱患,并逐漸成為掣肘海運業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