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球哥”李新義在展示自己創作的舞蹈 向明超攝
快樂的“煤球哥”李新義 向明超攝
對于兩個月前還在寶豐縣為別人送煤球的李新義來說,跳舞是他工作中唯一的樂趣,每天送完煤球他都會在路邊跳上一段自創的舞,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個偶然的機會,他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煤球哥”,被網友譽為“河南舞王”、“中原舞王”。8月24日,記者來到平頂山市魯山縣張店鄉李村,找到了正在家里忙乎的李新義,對他進行了專訪。
從小迷戀舞蹈
今年33歲的李新義從小就喜歡跳舞,在他13歲那年,他看到了一個叫《街頭霹靂》的節目,從此就迷戀上了舞蹈,開始模仿他所看到的舞蹈動作,有時候他還會改進一下,讓這些動作變得生活化。
李新義每天早上起來就會先練一到兩個小時的舞蹈,他非常崇拜邁克爾·杰克遜,有時候他也會模仿杰克遜的一些舞蹈動作,“但是模仿遠遠走不到原創的前面,”李新義說,“我就想跳別人沒跳過、觀眾沒見過的舞蹈。”
隨著他的基本功越來越扎實,李新義開始自己隨心所欲的跳,他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動作,自己創作舞蹈。例如拖地這個動作,他就會想辦法把它變成舞蹈,讓它看起來更美觀,讓大家一看就知道那是拖地的動作。還有像穿衣服的動作,他也會試著把它變得更流暢,更有力度。
周圍也有人認為他天天跳舞沒啥用,還不如好好打工掙錢,但是李新義說:“他們不懂愛跳舞的人的內心世界,我跳舞感覺很幸福,它能帶給我一種快樂感,有時候我心情不好就跳舞,跳完心情就好了。”
煤球廠里走出的“河南舞王”
李新義就像大多數農民一樣,沒有什么正當職業,就靠打零工賺錢。2008年,李新義經朋友介紹開始在寶豐縣的一家工廠里打煤球、送煤球。“要不是這次參加比賽引起這么多人關注的話,我父親還不知道我在外面給人家送煤球。”李新義說,一方面是面子問題,一方面是怕父親擔心他干重活,所以他一直沒告訴父親他在寶豐送煤球,“他一直以為我在深圳或重慶打工。”
李新義每天為人打煤球、送煤球,就這樣干了兩年,“冬天坐在大棚車上耳朵都快凍掉了。”雖然這個工作又臟又累,“干起來要人命”,但李新義覺得這里離家近,工資也不錯,一天能掙50—70塊錢。而且他還有自己的一套緩解壓力和疲勞的辦法,“送完煤回來,我就會跟著手機音樂在路邊跳舞。”李新義說,“這是我工作唯一的樂趣。沒事的時候我還會想一些舞蹈動作。”李新義在煤球廠工作時悟到了很多好的動作,他的舞蹈里有很多像打煤球,鏟煤一樣的動作。
“煤球哥”一舉成名
李新義每次在路邊跳舞都能引來許多人圍觀為他鼓掌,有一次他跳完舞,就有個人上前問他為什么不去參加河南電視臺舉辦的“你最有才”,李新義當時根本就不知道這個節目,他覺得去那里既耽誤干活,而且自己臟兮兮的,不適合華麗的舞臺。
后來,到了賣煤球的淡季,李新義回到家里沒事干,就跟妻子說起了這個節目,“我老婆很支持我,還一直鼓勵讓我報名參加。”李新義說,其實他是抱著上電視的態度報的名,“等以后老了還可以看看。”
初試的時候,李新義穿了一身送煤球的“工裝”就開始跳了,他跳完之后,評委和200多名選手都很震驚,紛紛站起來為他鼓掌,但是也有評委笑著問他為什么穿這身衣服,“其實我不是不尊重評委,但是這就是原本的我,沒必要偽裝自己。”李新義說。
就這樣,一夜之間,李新義變成了“煤球哥”,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被網友譽為“河南舞王”、“中原舞王”。
李新義:活到老,跳到老
李新義一直想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舞臺,就算沒有收入,他也想站在舞臺上跳給觀眾看,現在李新義也終于實現了這個理想。“我現在的愿望就是能維持現狀,觀眾可以天天看見我在舞臺上跳舞,讓他們分享我舞蹈的快樂。”李新義說,“這樣我就感到很滿足了。”
8月22日晚的“你最有才”總決賽中,李新義獲得了最終的冠軍,獲得了30萬現金大獎,李新義很高興,雖然他現在很有名氣,但是他說他還是想做一個地地道道的樸實農民,“就算走得再遠,我還是一個農民,我就想踏踏實實做人,好好跳舞,活到老,跳到老。”
李新義的獎金不僅能還了他6萬元的債,他還準備幫助那些貧困的人完成大學夢。“我準備拿一些錢資助那些考上大學卻交不起學費的人。”李新義因為家里貧困,初一沒上完就綴學了,他也一直覺得很遺憾。
李新義的母親,姐姐,還有弟弟在精神上都有點問題,他弟弟因為精神病最后死在了街頭,因此李新義還想把一些錢捐給福利機構,讓他們幫助那些流浪人員。“自己就想做個小人物幫助別人。”李新義說。
李新義將自己創作的舞蹈命名為“俠客舞”,他說“俠”看起來很風光,但其實是沒有歸宿的人,他們到每一個地方都是“客人”。李新義希望人們能理解這個名字,關注和幫助那些流浪人員。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向明超 見習記者 楊東偉)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