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很偉大,醫生醫術很高!今后,我愿意把我身上的一切有用的器官捐給湘雅二醫院,表示我由衷的感謝!”梁慧說,今后女兒上學讀書一定讓她學醫,治病救人!8月24日上午,記者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普外移植病房里,看到了做完肝移植,即將出院的妙妙的一家。據了解,這是湘雅二醫院成功完成湖南省首例原位肝臟移植手術、首例肝腎聯合移植手術、首例肝胰聯合移植手術、首例胰腎聯合移植手術后,獨立完成的又一具有標志性意義的手術。目前,在全國范圍內能夠獨立完成幼兒親體肝移植手術的醫療單位只有少數幾家,手術的成功,標志著醫院的腹部器官移植水平進入了一流的技術層面。
二歲女意罹患先天性肝癌
家住岳陽平江的李梁(化名),一家四口,家境雖不寬裕,但憑自己的勤勞,也可勉強度日。賢惠的妻子,一男一女兩個小孩,讓這個家庭洋溢著幸福與溫馨。誰也不曾想到,平靜中,陰影正在向這個家庭襲來,一個肝部腫瘤正在李先生女兒的體內腫大。
今年6月3日,李先生的妻子梁女士將女兒妙妙(化名)送回老家,準備下半年入幼兒園。突然有一天,李先生家人發現妙妙的右上腹部有一個突起,上腹比小腹大。平時不太在意,經家人一提醒,梁女士心里咯噔一下,有一種不祥的預感。家人第二天便把妙妙帶到當地醫院就醫,檢查初步確定妙妙患有肝母細胞瘤,建議到省城醫院就診。6號下午,梁女士帶著妙妙來到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就診。醫生告訴她,妙妙患有先天性肝母細胞瘤,由于腫瘤已侵犯肝臟的多個葉段,單純手術切除已無可能,唯有原位肝臟移植術能挽救患兒的生命。考慮到器官來源,及配型等因素,等待時間可能會比較長,那樣的話可能會喪失手術時機,醫生建議進行親體肝移植,即親屬自愿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臟。
梁女士考慮到老公是一家的脊梁,不能有任何閃失,想捐出自己的部分肝臟,便在醫院進行相關檢查,結果配型失敗。無奈之下,打電話給在廣西出差的丈夫。李先生第二天便趕到長沙,進行相關檢查,配型成功后,立即辦理了相關手續。
有驚無險,移肝植肝父女平安
那邊李先生一家在忙于辦理各種手續時,湘雅二醫院的醫生們也在緊鑼密鼓地做著各種前期準備,組織了小兒科、小兒外科、腫瘤科、影像科、消化科等相關學科專家大會診,制訂了化療與肝移植相結合的治療方案。 7月29日,在齊海智主任的主持下,麻醉小組認真、細致地維持供體及患兒生命體征的平穩,手術室護士長緊密配合,賀志軍教授主刀采用術中超聲及膽道造影精確定位,并使用最先進的超聲刀切肝技術,從父親體內切取了父親的左肝外葉,供肝切取過程出血量不到50ml,有效地保證了供者的安全。由于幼兒的血管和膽道系統都極其細小幼嫩,任何一丁點的小的失誤都會導致手術失敗,在確認供肝質量良好后,手術小組在手術放大鏡下細致地切除患兒的病肝,并在手術顯微鏡下吻合患兒的細小肝動脈。隨著一根根管道的成功吻合對接,父親的肝臟在女兒的體內迅速地發揮了作用,流出了金黃色的膽汁。手術共歷時十五個小時,順利完成。現患兒已平穩地度過急性排斥關和感染關,父親的部分肝臟在女兒體內發揮著正常的功能,歡快的笑臉再次回到了這家人的臉上。捐肝的父親術后也迅速恢復,見到女兒的康復,自己也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專家提醒,早期發現有利于先天性肝癌治療
據湘雅二醫院肝移植科賀志軍教授介紹,小兒肝臟先天性惡性腫瘤的發病率約為百萬分之1~1.5,其中肝母細胞瘤占43%。多在3歲以內被發現和確診,約2/3的患兒在診斷時已不能用常規手術完整切除腫瘤;如能手術完整切除,結合化療,長期預后良好;但是,如不能完整切除,則預后極差。肝移植是治療沒有肝臟外轉移的晚期肝母細胞瘤的最有效手段,70%的患兒可生存5年以上。而一般通過B超檢查即可早期發現肝母細胞瘤。賀教授還告訴記者,理論上正常人可切除全肝的70%,李先生在術中切除了30%的肝給妙妙,不會影響李先生的健康。由于肝細胞的再生功能,李先生的肝會在一到三個月內恢復原來大小,而妙妙體內從父親身上移植過來的肝也會在一到三個月這內長到所需要的大小。
幼兒親體部分肝移植科手術精度要求達到了現代外科技術的極限。術前要通過影像學資料對供者和患者的肝臟內部結構進行全面的分析,了解供肝及受者的各血管、膽道及肝臟的匹配情況,以便對切取肝葉及手術切取平面作出最佳選擇。在供體手術中,需要保證供肝者的絕對安全,嚴防手術相關并發癥的發生,手術中要求在維持肝臟血流不受影響的情況下將肝臟一劈兩半,必須做到術中精確定位和幾乎不出血切肝;在受體手術中,由于幼兒的耐受力差,而肝移植手術對機體的血流動力學影響很大,如何維系幼兒在手術過程中的穩定,是對麻醉師能力的極度考驗,同時要求最大限度地提高手術精度,手術者需要在手術放大鏡下完成整個手術過程,對微小動脈的吻合更需要在手術顯微鏡下完成。由于幼兒的生理發育不全,對術后重癥監護的管理、免疫抑制水平的調控以及術后的常規護理均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來源: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馮志偉 通訊員李一寧 王建新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