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經貿合作轉型升級
2009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截至今年4月底,日本在華累計直接投資近710億美元,是中國的第二大外資來源地。在當前兩國經濟合作規模已經很大的情況下,如何實現經貿合作轉型升級有望成為本輪對話重點關注的議題。
江瑞平認為,推動中日經貿關系轉型升級需要兩國通過宏觀經濟政策協調,解決當前共同面臨的投資過剩、需求不足的問題。其中兩國在新能源、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領域及實現人員交流便利化等方面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日本目前在風力發電、太陽能電池等領域掌握了代表當今世界先進水平的技術,但產業發展逐漸受到國內市場規模的限制。而節能環保產業在中國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預計到2012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達2.8萬億元。
“同為世界能源消費大國,中日未來在能源環境領域所擁有的共同利益和合作優勢將日漸顯現。”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日本問題專家劉江永評價說。
事實上,中日兩國政府和企業已經在這一領域展開了一系列積極合作:2009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日節能環保綜合論壇上,雙方簽署了42個節能環保合作項目。今年以來,“中日唐山(曹妃甸)生態工業園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日合作低碳經濟示范區”等合作示范項目順利推進,成為中日經貿合作的一大新亮點。
實現人員交流便利化是擴大相互投資、密切經貿關系的重要保障。去年年底,中國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的國家目標,而日本也確立了“觀光立國”戰略,并從7月1日起放寬了針對中國內地游客旅游簽證的發放范圍和條件。
官方統計顯示,今年1至7月份,日本赴中國內地旅游人數比去年同期增長23.4%,達217萬人次,同期中國公民首站赴日旅游人數同比增長了38%,為119萬人次,為兩國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間輿論認為,中日雙方下一步繼續加強在上述領域的合作,使之成長為雙邊經貿關系的重要支柱仍需突破一些瓶頸。例如應采取何種實質性措施放松技術貿易管制、消除合作障礙?如何使雙方人才交流更加便利?這些話題無疑將成為本次高層對話的熱點。
此外,江瑞平表示,深化中日合作,推動兩國經貿關系升級,需要注重推動中日發展雙向經濟,特別是中國對日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