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雷告訴記者,難就難在特大山洪泥石流在江中形成的水下堰塞堆積體的數(shù)量多、體積大,要把長達1.2公里的水下堆積體全部清除,使河床恢復原貌,這是前所未遇的難題和挑戰(zhàn)。主要有以下5個難點:
--河道淤積嚴重,堆積體構成復雜。堆積體中有泥石流、樹木、房屋,甚至整棟樓房,形成了瓦廠橋、羅家峪、三岔口、三眼峪、城江橋等多個水上及水下淤塞阻水斷面,清除難度很大;
--施工條件受限,150萬立方米的堆積體基本都在水下,而且泥石流堆積區(qū)及河道兩岸均為軟基,大型機械必須通過路基箱等輔助工具進占后,再構筑丁字堰形成工作面才能進行挖掘作業(yè);
--淤堵河段水面寬闊,落差小流速慢,不利于利用水流沖刷淤堵河道,清淤疏通工作主要靠機械挖掘和局部爆破;
--當前正值主汛期,白龍江上游來水多,加之上游降雨形成的洪峰流量及水位變幅大,既增加了水下施工的難度,也對搶險救援人員的安全和施工進度造成較大影響;
--清淤疏通作業(yè)既有挖方、又有填方,而且在施工過程中還會不斷出現(xiàn)新的淤積,必須在兩岸沿線布置大量挖掘設備,形成連續(xù)作業(yè)面,24小時不間斷地挖掘,施工工程量巨大。
陳雷說,白龍江河道疏通工程已到了決戰(zhàn)階段,解放軍和武警水電部隊將確保在8月30日24時之前完成白龍江河道清淤疏通工程,使被淹城區(qū)全部露出。
目前,武警水電部隊和蘭州軍區(qū)工程兵某部每天出動上千名官兵、百余臺大型機械,24小時持續(xù)晝夜奮戰(zhàn),全力以赴疏通白龍江淤堵河道,以降低白龍江水位。
陳雷說,在加快實施河道應急疏通的同時,水利部已編制完成了3個規(guī)劃和4個實施方案,后續(xù)河道整治和防洪工程建設、縣城及周邊區(qū)域山洪災害防治、損毀水利設施修復也將全面展開。
來源:新華網(wǎng)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