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們主要通過溝水是否斷流、或者更精確一點,通過這個泥石流次聲報警器和雨量監測儀來監測泥石流發生的可能性。”
正在四川汶川縣工作的華地公司泥石流應急檢測員鮮鎮糠鮮鎮糠告訴筆者,當泥石流次聲報警器響過半分鐘,發生泥石流的可能就非常大了。
從上月16日便開始住進位于紅椿溝泥石流災害點板房監測室,兩人一班實行兩班倒進行24小時泥石流監測,讓鮮鎮糠和他的三個檢測員戰友從最初的心驚膽戰練就成現在的駕輕就熟的泥石流“預測專家”。
為準確監測泥石流災害發生可能,由四川省國土資源廳派遣的四川省華地建設有限公司,映秀鎮民兵,州、縣國土資源局人員組成聯合監測組對紅椿溝以及映秀鎮32個泥石流災害點進行應急監測,“就紅椿溝,這樣的雨量監測儀都有六個,在河對面還有一個瞭望監測點也同時對映秀的另一個災害點——燒房溝進行24小時監測。”
省煤田地質局掛職汶川縣國土資源局任副局長的張琪口介紹到,“目前,汶川縣已經從被動避災轉向主動預警,確保了泥石流災害預警及時,臨災處置到位,人員撤離及時。”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通訊員 任露)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