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為了解海南落實國家給予相關免簽證政策的情況,以及海南對外籍來瓊人士的服務管理情況,記者于9月3日走訪了海南三亞市公安局下洋田派出所,親身感受了外事民警在對外國人服務和管理等工作,并深入走訪了居住、生活、旅游在三亞市的外國人。
據三亞市公安局下洋田派出所采訪了該所負責人介紹,目前轄區內散居的境外人員共有190人,共有來自27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員,其中俄羅斯籍人員占了55.15%。常住境外人員有120人,其中有91 人在三亞就業,主要集中在珠江國旅、悅榕莊酒店和大東海社區等單位。在三亞采訪的幾位外籍來瓊人士都表示海南免簽政策帶來了很多便利,服務也很好。
據了解,針對外籍來瓊人士,目前,三亞市公安局形成了一套管理機制,主要包括:
一、建立四級管理模式,提供組織保障。在對外國人的管理服務方面,建立了四級管理模式:主要領導親自抓,外管民警主要負責外國人的登記統計建檔工作,并負責指導、督促各社區民警開展外管工作,社區民警具體實施外管工作,確保與其他基層基礎工作同步落實。此外,還充分利用社會力量,拓展了三支外國人協管隊伍。一是利用流動人口管理員擔負起協助派出所管理登記外國人的工作。二是建立外事協管員隊伍。成立涉外管理小組,建立起多個涉外單位聯系點,在出入境管理支隊的支持和幫助下組建了包括旅館業、居(村)委會、社區、旅行社、涉外企業等單位81 名外事協管員隊伍。三是擴大外語人才志愿者隊伍。組建了涉及國際旅行社、外事辦、旅游局、三亞學院、友誼商店絲綢館等5個單位涵蓋英、俄、韓、日等 4個語種、有12 名社會外語志愿者的人才網絡。
二、以“管得住”為目標,強化動態管控力度。在日常工作中,將境外人員管理工作納入派出所日常工作和實有人口管理工作當中,做到和其他公安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評比、同考核。對各轄區民警的外管工作逐步推行日檢查、月考核、季評比的長效考評機制。一是建立健全工作培訓機制。二是建立健全宣傳引導工作機制。組織外事民警、轄區民警和流動人口協管員深入外國人生活聚集地、活動聚集地和工作、學習單位開展外國人住宿登記的法律法規宣傳,張貼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欄;并向各賓館酒店、社區、出租屋發放外國人住宿登記相關規定的宣傳小冊、法律匯編資料、中英俄文提示警告牌等,為外國人臨時住宿登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三是建立健全走訪建檔機制。落實“以業管人”, 對外資企業做到勤走訪、細核實,加強與涉外單位聯絡員溝通,做到“一企一檔”,對個別不配合工作的加強宣傳教育,并采取靈活有效的措施促使該類企業變被動應付為主動配合,配合公安機關做好登記工作;對常住的境外人員一一登記造冊,實現“一人一檔”。還重點加強散居社會面的外國人住宿登記管理工作。根據轄區內外國人居住情況,確定了以四個警務區為依托,將外國人管理工作從派出所延伸到社區警務室。在此基礎上設立工作重點社區及重點部位,有針對性地部署工作和警力,積極推進“外管進社區”的基礎工作,并充分依靠和發動社區居委會、物業公司、企事業單位和外國人志愿者等社會力量,通過常態化的“走訪、登記、倒查”行動,狠抓發現、登記、核銷三個環節,有效保障了將散居社會面的外國人納入實有人口管理,確保 下洋田派出所 轄區內外國人納入管理視線。四是建立健全旅館業、出租屋境外人員的住宿登記管理工作機制,目前 下洋田派出所 轄區內的 61 家賓、旅館都已安裝了旅館業治安信息系統,加強對賓旅館的檢查,督促賓旅館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員工落實好外國人住宿登記工作;并加強與邊檢部門的聯系,發現有不登記外國人住宿信息或嚴重漏登、亂登外國人信息的賓旅館,給予警告;對檢查發現問題經指出仍不改正的,將按照《旅館業治安管理辦法》及有關法律法規從重予以處罰。
三、服務好為主, 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在居住外國人較多的涉外酒店和住宅小區成立了外國人管理服務工作站,并張貼中英俄文對照的臨時住宿登記須知和填表樣本,方便境外人員了解臨時住宿登記所需要資料及填表辦法,舒適的環境,高效的服務受到境外人員的好評 ,提高了辦證率 .同時不斷創新管理模式以外國人管理外國人, 在轄區通過交朋友的方式與一些表現好、又熱心社區工作的常住外國人建立友誼,讓他們協助民警開展走訪、宣傳、調解社區的外管工作,以達到和諧管理并合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解決外國人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主動與國際旅行社、外事辦、旅游局、周邊高校、友誼商店絲綢館等單位開展警民聯誼共建活動,邀請他們一起上門走訪外國人以及參與協助清理“三非”外國人行動;另外,把下洋田派出所轄區內酒店、商場、超市的外語翻譯人員統籌起來,在民警開展外國人管理工作中遇到語言溝通障礙時隨時請他們協助翻譯工作,主要 以“底數清、管得住、服務好、涉案少”為目標,以外國人入境→居留→出境(離島)為動態管控主線,不斷加強創新管理和優化服務,確保了下洋田派出所 轄區內外國人管理工作平穩、有序、持續發展。
同時,海南研制開發了“海南國際旅游島免簽團管理信息系統” ,實行離島境外人員證件查驗制度,實現了對免簽團入境申報、入境通關、住宿登記和行程軌跡實行全程、動態、實時服務和管理。基層派出所將常住外國人全部納入實有人口管理,民警對轄區內的外國人基本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和管理到位,未發生因處置不當而引發的外交交涉、行政賠償、群體性事件或其他影響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事件。 目前,海南從省政府到市縣、鄉鎮均設立了外國人服務管理工作領導機構,外國人管理工作步入了常態化軌道。免簽新政的實施,對推動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和海南成為國際旅游目的地也是一項重要舉措。
相關新聞鏈接:
據了解,1988年,海南建省伊始,國家允許海南在海口、三亞口岸為外國人入境辦理口岸簽證。2000年10月31日,海南獲準開始實行21 國免簽證政策,對日本等21個國家的5人以上旅游團,在海南停留時間不超過15天即可免辦簽證從海南入境。2009年12月31日,國務院出臺的《關于推進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了新的免簽入境政策,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便利、最開放的入境簽證政策。海南省政府于2010年6月15日正式施行國內第一部規范外國游客服務和管理工作的政府規章《外國人免簽證來瓊旅游團服務和管理辦法》,為海南免簽團服務和管理工作提供了法律性依據和制度性保障。同年6月17日,海南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強在瓊外國人服務管理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各級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外管工作的職責任務。童年年8月12日,國家公安部向海南省公安廳下發了《關于同意海南省實施增加免簽證國家旅游團等政策的通知》,增加5個免簽證國家,并對俄羅斯、韓國、德國3國旅游團組團人數放寬至2人以上(含2人),入境停留時間延長至21天。
來源:中國日報海南記者站 (記者 黃一鳴 劉小利)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