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由西飛國際研制生產的波音747-8內襟翼首架正式交付波音公司,從而宣告西飛國際與波音公司首次在復合材料產品上的合作取得了成功。當天上午11時,西飛國際總經理蔣建軍、中航國際副總裁余義敏和波音民機公司副總裁張仁赫先生分別代表項目合作三方共同為747-8內襟翼首架產品揭幕。西飛國際副總經理韓一楚主持了交付儀式。
西飛國際總經理蔣建軍在交付儀式上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他說,經過中航工業西飛國際、中航國際、波音公司三方攜手合作,波音747-8內襟翼項目正式實現首架交付,這是三方合作事業走向成功的重要開端。它不僅表明西飛國際在航空復合材料制造技術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同時表明西飛融入世界航空產業鏈的進程得到了進一步推進。西飛與波音的合作已經走過了三十個春秋,形成了相互信賴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11年開始,西飛國際將成為波音747-8內襟翼項目的唯一供應商。相信經過不懈努力,三方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必將得到進一步鞏固,從而開創中美兩國航空工業發展的新局面。
波音民機公司副總裁張仁赫在儀式上說,采用了多種新型復合材料的747-8內襟翼首架成功交付,是航空工業發展的一次跨越,是西飛國際員工的努力讓這個項目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西飛國際已經用能力證明,他們能攻克這個項目,并能攻克各種難關。波音和西飛攜手合作走過數年,他堅信兩家未來的合作將會更加輝煌。
中航國際副總裁余義敏在儀式上說,內襟翼項目的成功,是中航工業西飛民機部件制造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跨越。中航工業以出色技術和完善資源已成為波音理想的合作伙伴,西飛作為中航工業轉包生產的排頭兵,先后交付了波音747-8后部肋、波音737-700垂直尾翼等優質產品,成為雙方精誠合作的典范,相信雙方合作在此項目成功后會更上一層樓。
作為西飛國際所承擔的波音公司轉包項目中最具挑戰性的航空產品部件,波音747-8內襟翼堪稱波音公司目前在中國制造的最大飛機結構件,其主要結構件全部采用了復合材料,復材用料達到70%以上,具有結構復雜、研制難度巨大、單架份產品轉包金額最高等特點。在兩年多的時間里,西飛國際、波音公司、中航國際和福克公司三國四方緊密合作,通過大孔徑、高精度、復材和金屬多夾層制孔技術的應用,保證了三萬多個復材零件的鉆孔、锪孔的高精度需要,攻克了裝配變形控制難度大、波紋度要求高等諸多技術難題,實現了全數字化的產品設計和制造以及全部零件的無余量裝配,最終成功在2010年的金秋向波音公司交付了首架份產品。
據了解,自2007年6月西飛國際、中航國際與波音公司在北京共同簽署了波音747-8飛機內襟翼和后部肋等大型部件的生產合同以來,西飛國際已經成功向波音交付了20架份后部肋產品。此次747-8首架內襟翼交付后,預計到今年年底前,西飛國際還將陸續交付3架份747-8內襟翼,并從2011年成為747-8內襟翼項目唯一供應商后,保持每年交付量約20架份的速率并同時生產波音747-8內襟翼上配套安裝的全部復合材料制件,屆時,西飛國際的轉包生產將邁入新的臺階。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記者 馬烈)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