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講述西部大開發幕后故事
西部大開發10年勵精圖治,四川經濟社會得到快速發展,交通建設日新月異,城鄉居民收入上了新臺階。然而在大開發背后,有著怎樣的困難,帶來了哪些變化,又有哪些不足?下一個10年,四川將如何利用這個機會再上新臺階?昨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了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員盛毅,聽他講述西部大開發的幕后故事。
質疑之聲不是主流
華西都市報:西部大開發政策是在什么樣的背景下孕育而生的?
盛毅(以下簡稱“盛”):西部大開發的提出有三大背景。首先,從1978年到1999年,經過20年的改革開放,東部地區得到了快速發展,發展動力增加,但西部地區的發展明顯滯后,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越來越大,發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其次,鄧小平同志提出的“讓東部沿海先富起來,然后帶動西部地區富起來,最終達到共同富裕。”是指導我國區域發展的重要原則,在東部地區已經率先發展并且處于顯著超前的位置時,加快西部發展也勢在必行,它符合小平同志關于“兩個大局”的戰略設想。第三,中國經濟要實現持續長遠發展,對資源和能源的依賴性日益增強,如果過度依賴國外資源,不利于我國的長遠的發展。反觀西部,有待開發的資源能源十分豐富,必須通
過開發形成支持發展的重要基礎。10年前,四川與西部各省份的情況類似,發展落后,與東部差距日前拉大,突出表現在:經濟增長緩慢,發展動力弱;城鄉居民收入低,增收渠道少;各級政府財政收支困難,公共服務投入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生態環境差。因此,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對四川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機遇。
華西都市報:國家提出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之初,有人提出過質疑嗎?
盛:每個人站的角度不同,參照的標準不同,看法也不盡相同。當時,質疑實施西部大開發的聲音當然會有。記得當時有人認為,根據投入效益原則,當時東部投入產出比西部高,所以國家有限的資金應該應可能多地投在東部。這種觀點,就是完全站在經濟效益、站在短期效益來講的。此外,也有人提出,西部投資環境差,基礎設施落后,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條件還不成熟,而且東部發展也還不夠,需要多等一些時間。慶幸的是,這些質疑和觀點沒有成為主流。事實證明,中央的決策是正確的。如果沒有西部大開發,西部地區沒有得到較快發展的話,這幾年我們面對各種自然災害,應對金融危機和擴大內需,乃至東部地區的持續發展,就不可能有如此的基礎,也不可能使我們能夠如此從容的應對。
不利之說并不正確
華西都市報:西部大開發戰略實踐10年了,你認為這個過程中有沒有表現出一些不足?
盛:我認為,有以下方面的問題值得重視。首先,由于政策設計上的不足,西部許多地區在資源開發中收益過低,一些地方還出現了“越開發越窮”、“越開發環境越惡劣”的局面;第二,盡管中央投入很大,但由于過去歷史欠賬多,社會事業改善的情況還不盡人意;第三,西部大開發的政策支持與當年的特區政策相比,力度顯得不夠;最后,西部大開發沒有形成支持開發的金融體系,支持的手段也比較單一,在發展過程中更多的是依靠政府投入。
華西都市報:一些人提出,在西部大開發中,一些沿海淘汰產業向西部轉移,對西部經濟發展不利,您怎么看?
盛:這種觀點不正確。每個地區的發展都要經歷不同的階段,沿海地區轉移到西部的產業(企業)有可能在當地不再適應自身發展,但未必就不適應西部地區的發展。對于相對落后的西部來說,東部轉移過來的企業,將在一定程度上帶動西部產業的升級。只是西部地區在承接這些產業時,一定要按照有關規定嚴格把關,杜絕高污染企業入駐。
華西都市報:外界經常認為,西部地區封閉落后,但經過10年發展,您覺得我們在意識形態上有些什么改變?
盛:經過10年發展,西部傳統和封閉的觀念已經得到很大改變,商品經濟意識、開放意識、資本意識、競爭意識、權益意識等已經樹立。另外,國家實施的西部人才戰略,不僅為西部地區引進了大量優秀人才,更重要的是也帶來先進的理念。
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將是經濟騰飛的10年
華西都市報:新一輪西部大開發都有哪些值得期待的新亮點呢?
盛:戰略地位不一樣了。首先,從空間布局看,中國進入了經濟重心由東部向西部轉移的時代,擴大內需將使西部獲得持續的增長動力。其次,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側重點更加明確,思路更加清晰。中央提出的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總體目標是“上三個大臺階”:一是西部地區綜合經濟實力上一個大臺階;二是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上一個大臺階;三是生態環境保護上一個大臺階。中央還提出把西部建成“四個基地”:一是國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二是國家重要的資源深加工基地;三是國家重要的裝備制造業基地;四是國家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基地。這些都表明,西部發展戰略地位已發生深刻變化,如果說前10年是打基礎,那么未來10年,將是西部地區經濟騰飛的10年。
記:四川將如何用好這次契機實現跨越式發展呢?
盛:未來四川發展將會進一步加快,產業發展更具規模。目前四川經濟相當于江蘇等發達地區經濟的30%左右,相信再通過十年的努力,可以提高到達50%以上。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在促進經濟、社會、生態的協調發展方面,將取得突破性進展。作為四川省來說,要按照省委提出的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要求,充分利用西部大開發的政策,利用“成渝經濟區”規劃實施的機遇,大力實施開放合作,大力承接產業轉移,大力抓好項目建設。要以長遠發展的指導思想來規劃地區經濟發展,對于發展水平不同的地區要基于不同的起點確定發展戰略,加快特色產業發展和基地建設,在加快發展中去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從而實現四川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宏偉目標。龐山嵐 李明宇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