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14日),天安門城樓的正面已搭起腳手架,除了毛主席畫像外,其余部分都被圍擋遮蔽。為迎接國慶,天安門城樓開始進行修繕粉刷,此次還將更換城樓兩側“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標語牌的燈飾。幾天前,觀禮臺脫漆部分已開始進行修補。記者周曉東 攝

昨日,天安門城樓已經被圍擋圍起。為迎接國慶,天安門城樓開始進行修繕粉刷。 記者 周曉東 攝

昨日,西單十字路口西南角,工人正為今年國慶首個立體花壇澆水。記者秦斌 攝
影響夜間施工不影響游覽
“中心花壇所有的主體結構,都是先在外面加工好,然后運到廣場組裝。”這位負責人說,這樣能最大限度縮短在廣場的施工時間。
另外,這些主體結構都將在夜間運到廣場,并連夜搭建,不會影響日常交通。因為吊車和運輸車輛只有在夜間才能進出天安門廣場,白天就都撤了,因此,也基本不會對游客造成影響。
■揭秘
廣場巨型“花”如何綻放

圖為今年天安門廣場中心花壇效果圖。
各種花卉只是一株株地栽種在營養盆中,它們怎么才能變成廣場上的巨型“花”呢?
北京市花木公司工程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立體花壇要先制作骨架。骨架完全由鋼材焊接而成,其中還有大量相連的圓環,用來卡盆布置盆栽花卉。制作骨架時,所有需要布置花草的位置都預留了包布填土的地方。
每一個骨架制作完成后,要先安裝灌溉系統。一般要安裝三套灌溉系統:滴灌、滲灌和噴灌。由于立體花壇面積大、花卉品種多,每種花卉需要的水量也不同,因此要使用精細化的澆灌方式,每盆花要有單獨的滴灌水管,每叢草要有滲灌水管,每棵樹旁邊要有噴灌水管等。
裝好水管后,將對骨架進行包布、填土。包裹骨架的布一般使用透氣性好的麻袋,然后在其中填充營養土壤。接下來,就是插草或種花,形成圖案或文字,立體花壇就基本成形。然后,它們將被整體運送到擺放點。固定好后,再布置盆栽花卉等,即可形成景觀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