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中午,記者來到了周口市川匯區婦幼保健院。在醫院的二層記者看到這樣一幕,當時一位醫護人員正在樓道口賣廢品,廢品足足有四大包。收廢品的人給醫務人員錢后,將這些廢品背到樓下,那么他們回收的這些廢品都是什么?會有醫療廢物嗎?
在其中的廢品回收袋子里,記者竟然發現里面裝的全是使用過的一次性輸液器,按照醫療廢物分類一次性輸液器是攜帶病原微生物,具有引發感染性疾病傳播危險的醫療廢物,屬感染性廢物。那么,這些從醫院回收的醫療廢物會送到哪里去呢?這兩人將回收的廢品小心翼翼固定好后,直接將三輪摩托車開到了當地廢品回收集散地張莊村。在這里,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做廢品回收生意。
據知情人透露,這些一次性輸液器等醫療廢物,按照塑料廢品的價格以每斤1。6元回收后,再以2元左右的價格賣給更大的廢品回收商,最終通常會送到外地塑料加工廠,進行廢舊塑料加工處理。這樣加工出來的原料,有些甚至被用來制成臉盆、杯子等生活用品,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那么主管部門是否清楚這種醫療廢物買賣的情況呢?
記者:你們發現過他們在買賣嗎?
李波(周口市衛生局醫政科主任科員):沒有發現。
記者:會有人在賣嗎?
王新法:那也可能有,不知道,我確實也沒有見過。
演播室主持人泉靈:早在2003年,我國就出臺了《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對醫療廢物處理做出了必須集中無害化處置的規定。國家還給出了政策,批準將醫療廢物處置費納入醫療成本,目的就是確保全部的醫療廢物都能夠得到妥善地處置,而周口市的一些醫療單位為了自己的小利,不顧公眾健康安全的大益,使得相當一部分的醫療廢物被違規處置,給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隱患,這種現象到了非治不可的時候了。
來源:CCTV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