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0年
終于成為了房奴,在未來30年里,我唯有祈禱:我不能生病、不能失去工作;我的父母、孩子也不能生病;我的家庭不能有任何意外發生,我們全家都要節衣縮食,就為了這一處容身之所。
2010年年初,一個消息沉重地打擊了我———我懷孕了,從此被打入了萬劫不復的“剛需”一族。手忙腳亂地開始看房。一個需要坐公交、換乘兩次地鐵、再坐“摩的”,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在登記購房意向時的價格是每平方米22000元,排號時漲到25000元,臨開盤前又漲到29000元。
我已經憤怒了。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里,開發商將買房人玩弄于股掌之中,同樣的房子生生漲了五六十萬元,試問,全國有幾個人一個月的工資可以達到五六十萬元?
或許是房價漲得太不像話了,2010年4月17日,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新政橫空出臺。焦躁的買房人迅速陷入了觀望,猙獰的房價也暫時平靜了下來。我也理所當然地邁入了觀望一族。
這時,市場上又開始鼓吹“金九銀十”,各種樓市回暖的信息開始喧囂。受盡打擊、看著肚子日漸長大的我,又陷入了恐慌。如果房價真的漲下去,漲到3萬、5萬、10萬元,那對我這樣的小老百姓來說,房子就不是夢想而是泡影了。
在痛苦的躊躇中,我像電視劇《蝸居》里的海萍一樣,指著肚子說:“在你落地之前,一定要買到房子!”看著售樓小姐算出的清單,我心里沒有喜悅只有悲哀:房屋總價230萬元,首付70萬元,月供8000元。
我終于成為了房奴,在未來30年的時間里,我唯有祈禱:“我不能生病、不能失去工作,我的父母、孩子也不能生病,我的家庭不能有任何意外發生,我們全家都要節衣縮食,就為了這一處容身之所!”(據《西安晚報》)
來源:西安晚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