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已上報國務院,正向相關部門征求意見;山東等地小產權房問題嚴重
國土資源部執法監察局局長李建勤昨日表示,小產權房問題的處理方案將在近期出臺。昨日上午,國土資源部召開12336國土資源違法舉報工作座談(培訓)會,李建勤在會后接受采訪時做出上述表態。但他并未透露方案的具體內容。
國務院正征求意見
有報道稱,國土部等十四個部委已經聯合成立小產權房整治處理領導小組,研究制定小產權房清理整治政策方案。李建勤證實,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國務院正在向相關部門征求意見,但對方案公布時間表問題,李建勤只表示,或將會很快公布,但公布時間并未明確。
記者了解到,就在兩周前,相關部門也已經結束了全國多地小產權房調研活動,這其中包括山東、鄭州等省市小產權房違法現象比較嚴重的地方,李建勤也說,這次點上的調研,而調研部門也已形成調研結果,將為小產權房的處理提供借鑒。
“一刀切可能性不大”
小產權房是拆是留,在學界也有截然不同的觀點。昨日,有參與小產權房課題研究的國土部人士預計,解決小產權房問題,采取“一刀切”的可能性不大。
李建勤曾在今年5月國土部舉行的發布會上表示,對于各地發現的小產權房問題,將采取“一案一處理”的方式。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今年“兩會”期間接受本報采訪時稱,小產權房摸底調查工作將在一年左右得出結果。此后,針對小產權房的不同情況將出臺清理政策。
■ ”等規定,該負責人解釋說,當前房地產用地中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主要有4類,禁止拿地的規定,既是貫徹“國發10號文”有關規定,也是加強供前監管,對發現閑置、囤地炒地、違法用地的企業,嚴格限制或禁止其取得新的土地,從源頭上防治閑置土地和違法違規用地。
■ 北京情況
北京已禁止“囤地”房企拿地
前晚,兩部門明確,企業違約開發土地、因自身原因土地閑置一年的,都將禁止競買資格。記者昨天從北京市國土局了解到,該規定北京已經開始實施,對于不按時開工的開發商,暫停其繼續拿地資格。
北京市國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年底,北京市國土局就宣布,如果開發商未按規定簽訂合同協議、不繳納土地出讓金、未按規定開發建設的,都將限制其拿地資格。
在今年4月出臺的北京土地新政中更是明確,市國土局對每一宗出讓土地的位置、面積、用途、容積率、地價款、項目開竣工時間等信息,對社會進行公示。對逾期不簽訂出讓合同、欠繳土地出讓價款、未按期開工等不良記錄的開發商,將禁止和限制其參加土地競買。
這位負責人表示,今年1月,大龍地產等8家開發商由于欠繳地價款、招拍掛成交后未按期簽訂土地出讓合同,被暫停了在京拿地資格。今年4月,北京公布了5宗閑置房地產開發土地的處理意見,啟夏公司及原股東香港盈科集團及其下屬公司被暫停在京拿地資格。“市國土局將繼續加大土地違法違規行為清理查處力度。”
來源:新京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