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對開發商囤地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各地的土地供應計劃完成情況卻并不樂觀。有關統計顯示,目前除了上海外,一線城市完成年初制定的土地供應計劃的情況堪憂,而部分二三線城市已經提前完成全年供地計劃。
土地供應仍未達標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截至9月初,北京市僅完成全年2500公頃供地計劃的26%。上海完成全年計劃的74%,廣州和深圳分別完成全年計劃的18%和33%。二線城市中,天津、武漢和長春的土地供應是全年計劃的145%、240%和120%。其余二線城市中,重慶、南京和杭州分別完成全年計劃的11%、52%和29%。
“除上海外,一線城市只完成2010年供地計劃的兩至三成。即便與去年同期相比,供應仍然偏低。”中原地產研究員張大偉表示,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一線城市推地壓力較大。相對的,有個別二線城市完成情況較好。天津、長春作為今年的供地大戶,已提前超額完成了商品住宅供地計劃。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統計,由于受中秋假期的影響,9月第四周(9月20-26日),重點監測的20個城市的土地推出量和成交量均縮水過半,成交樓面均價略有下調。20個主要城市共推出97宗地塊,土地面積547萬平方米。共成交土地31宗,成交土地面積144萬平方米。成交樓面均價為3777元/平方米,環比上一周下降9%。
從成交的活躍度來看,9月第四周,杭州共成交土地4宗,合計10萬平方米,樓面均價達到15583元/平方米。北京成交2宗,共計28萬平方米,樓面均價為7619元/平方米,樓面均價僅低于杭州。廣州和上海分別成交3宗和2宗地塊,由于包含科研用地和動遷安置房用地,因而拉低了樓面均價,兩城市均不到1000元/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