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限價房“墻脆脆”事件
去年8月,住總集團建設的海淀區西三旗瑞旗家園限價房曝出質量問題,部分業主發現陽臺隔板的墻壁酥脆,碎墻塊用手一捏便成散沙狀,“墻脆脆”因此得名。建設方表示,事因是個別工人未按混凝土的配合比例要求進行攪拌,導致陽臺分戶板的混凝土強度不足。隨后,市住建委啟動了“工地開放日”活動,讓業主提前驗房。此外,市住建委啟動保障性住房嚴查制度,市區兩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保障性住房項目實施專項監督,對保障房項目將每個月進行網格式檢查,重點包括墻面觀感、二次結構砌筑等方面。對于發現問題的加大處罰力度,采取經濟處罰、通報、限期整改等措施。
混凝土問題應一追到底
■編后
在房價畸高的當下,政府承擔責任大力提供經適房、廉租房等保障房,幫助眾多中低收入者實現“住有所居”的夢想。今年,我國將有600萬套左右的政策性、保障性住房開工建設。而此次舊宮保障房曝出的嚴重質量問題,不禁讓人擔憂。住房所用混凝土強度不達標,導致發生建筑存在抗震隱患,這是人命關天的問題。
舊宮這些還未建成就成危樓的保障房拆除重建,是對違規者的警告,更是政府就保障房質量對公眾的承諾,體現了政府對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負責。
在為這一決定鼓掌的同時,我們也有一個巨大的問號,生產單位、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都應設有檢驗人員,這些問題混凝土竟通過層層檢驗,成為樓體重要組成部分,是簡單的疏忽把關不嚴還是有其他問題?這有待于政府部門乃至司法部門的調查。(記者翟烜)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