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片:圖為父子倆一起展示他們發現的奇異毛發。
“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會”的另一位組織者、現任神農架林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的羅寶生也對新華社記者表示,經過多年的考察研究,專家們已基本鎖定了“野人”活動頻繁的三個重點區域,所以一旦時機成熟,他們將組織三支考察隊同時進山考察。
神農架自然保護區位于中國中部的湖北省境內,是全球中緯度地區唯一一塊保存完好的原始林區,這里因為擁有大量第四季冰川留下的植物“活化石”,而被稱為中國冰川時代的“諾亞方舟”。同時,這里還擁有金絲猴等大量珍稀動物,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永久性示范地。
兩千多年來,中國許多典籍如《山海經》《淮南子》《本草綱目》等,均有關于這一地區“毛人”“山精”“野人”的記載。當地的清代志書中也有這樣的記錄:“房縣城南(即神農架),高險幽遠,四面石洞如房,多毛人,修丈余,遍體生毛。”這與近年來目擊者描述的“野人”遍體生毛、身材高大、直立行走的形態非常相似。
搜集“野人”資料已有30多年的王善才說,自上世紀以來,有400多人聲稱見到過“野人”。這些目擊者既有當地的農民、工人、軍人、公務員,也有來自外地的新聞記者、探險家、旅游者。最近幾年里,“野人目擊事件”仍然不斷被報道出來。
“湖北省野人考察研究會”的另一位組織者陳連生,也是一次著名的“野人”目擊事件當事人。1976年5月14日凌晨,陳等一行六人驅車經過一個叫椿樹埡的地方時,遭遇了一個“人形怪物”。
“通身紅毛,前肢短,后肢又粗又長,眼睛像人,嘴巴突出,耳朵豎著,估計是女性,因為乳房很大”,陳連生這樣描述當年所見,“六個人都下了車,準備包圍它,有人還揀了塊石頭砸它的屁股,它跑進叢林里就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