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組倒逼央企人事大調整
今年8月王勇履新,從國家質檢總局局長任上調任國資委成為新“掌門人”。擺在王勇面前的,除了機遇,還有挑戰。
這些挑戰包括:如何深化國企改革,促進央企進一步做大做強;與此同時,國資委自身如何更好地履行央企出資人與監管者的責任義務、發揮更大的作用,也是一道無法繞開的課題。根據國務院的戰略部署,中國要在央企中努力培育30—5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企業集團。對于王勇來說,擔子不輕。
長期從事跨國公司及央企研究的金思宇教授認為,國資監管部門最基本的職責是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國資監管要采取更有力、更有效的措施,要實現上述目標,首先必須在選人用人上下工夫,真正把合適的、有能力的人放在合適的位置,做到人盡其才,具體抓手之一就是進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等改革,使真正有強烈責任感、使命感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走上央企領導崗位。
金思宇說,這些年國資委推行央企與國資委干部雙向交流、全球海選央企高管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做得還不夠,還受到很多局限,國資委作為國務院特設機構,可以在很多領域大膽嘗試,深化改革。
一位長期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央企內部人士分析,王勇履新不過一個多月,現在就有大動作不大可能,要想了解這位“央企老板的老板”具體會燒哪“三把火”,可能要等到半年以后。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