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代儒養的鵝
“今天上午剛賣掉800只鵝,賺了近8000元,鵝主要銷往四川、重慶等地,貴的時候8元一斤,便宜的時候5元一斤。” 云南水富縣太平鄉太平村養鵝大戶稅代儒說。
稅代儒的養鵝場占地7畝多,還雇了11位工人。稅代儒告訴記者,他2008年開始養鵝,鵝的生長期為60—70天,一年大概養2.5萬只,每年可以賺20多萬元,不但蓋起了樓房,買了小汽車,還有一筆不小的存款。
稅代儒回憶道,剛開始養鵝的時候,因為不懂疾病防治,導致當年賠了10萬多元。后來在鄉技術員的指導下,知道如何防治瘟疫,使得鵝存活率越來越高。
太平鄉利用廣闊的冬閑田、果林、草山草坡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種草養鵝。依托商會和市級農業龍頭企業坤達牧業有限責任公司,走商會+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目前,太平鄉全鄉養鵝農戶1200余戶,其中1000只以上的養殖戶8戶。
云南水富縣太平鄉黨委副書記王啟仁告訴記者,今年1—9月全鄉共出欄商品鵝25萬余只,存欄11萬余只,預計全鄉今年出欄肉鵝35萬只。
王啟仁算了一筆賬,一只鵝平均能賺10元錢,這樣計算今年養鵝可實現純利潤500萬元。養鵝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2007年,太平鄉組織實施了“良種鵝的繁殖及推廣示范基地建設項目”,被云南省科技廳列為2007年“科技富民強縣計劃”。2009年,云南昭通市第一個農業產業商會——昭通市鵝產業商會成立,對全鄉鵝產業發展起到了有力的促進。
據了解,目前,總投資450萬元的國家農業開發項目——水富縣白鵝良種繁育場建設正在建設之中。重點對反季節種鵝選育、圈舍改造予以補助扶持,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力爭通過5年左右的努力,達到年出欄加工商品鵝100萬只、創產值上億元的發展規模。
來源:中國日報云南記者站(記者 李映青 Angelia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