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降價就退房,沒降就湊足首付”
已購房但未辦理按揭的大軍,這兩天忙著混跡于各個論壇,與網友討論房價的問題。
大軍的工作地點在南四環,經歷了幾次搬家后,大軍準備買房。樓市調控后,大興的房價并沒有一落千丈,成交率也一直很高。大軍決定不再觀望,7月份首付14萬買下了南六環外一套總價約70萬的兩居室,每月需要還近四千元的月供,這對于月薪只有6000多元的大軍來說壓力不小。
9月,大軍購買的樓盤均價從7800元很快漲到了9000多元,大軍很開心,覺得房子買得很值。9月29日,“二次調控”出臺。首付提高的消息讓大軍大吃一驚。因為這意味著他明年3月按揭時需補上約7萬元的首付款。
退房還是湊錢,大軍很糾結。而且密集出臺的政策和央行突然加息,以及近來關于房價下跌的猜測讓他對樓市的前景很悲觀。近日,某購房者因為政策貸款無法獲批最后退房成功的案例給了大軍靈感,他說,如果明年樓盤辦按揭時沒有掉價,他就湊齊首付;如果降了,就說自己實在拿不出錢來補首付,也許就可以成功退房而不需支付違約金。
- 記者觀察
偽“剛需”可先租房
記者走訪接觸到很多“剛需族”。小戶型,總價低,所以購房門檻低,是他們可以觸及購房夢想的重要因素。業內一直在探討,剛需族買房按需、理性出手就可以,不需要過多考慮大勢。但是事實是,剛需族中的絕大部分人都存在著一定的“不剛”因素,是偽剛需。
不買房子并不阻礙人類生理上的生存需要,即便要結婚生子,也并不是不能住在租來的房子里,然而不少人總覺得看著房價上漲而買不上房是一種缺憾。
所以,剛需族在某種意義上,并不是沒房不能活的人,只是支付能力有限,對未來房價下降沒有信心而急于想買的人。
事實上,年輕的“剛需族”應該盡早明白一點:有住房需求且有錢的人可以住大房子,同樣有需求但是相對沒錢的人也可以擁有自己的家,實現的途徑可以有很多種,比如租房。
與其“啃老”、背負一身重債成為“業主”,不如快樂租房。等哪一天房價合理且穩定了,再出手也不遲。
來源:新京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