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下旬,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節在湖南張家界成功開幕,成為湖南旅游產業的里程碑節會。節會的成功舉辦,其實是湖南省旅游產業跨越式發展的縮影。
2009年,湖南旅游產業總收入突破千億,成為湖南第七個千億元產業。據湖南省旅游局預算,2010年湖南旅游業總收入更是將有望突破1300億元。可以看出,旅游產業已然成為湖南的經濟支柱產業,湖南旅游產業獲得了跨越式發展。
旅游文化完美融合
湖湘文化博大精深,是發展湖南旅游的靈魂。近年來,湖南不斷深入挖掘特色文化內涵,深化文化與旅游的融合,推出了岳麓山風景 名勝區、長沙橘子洲、岳陽樓景區、鳳凰古城、魅力湘西、新劉海砍樵、崀山地質奇觀等文化旅游產品。旅游與自然生態文化、特色民族文化、歷史文化、現代文化等得以完美融合,極大的促進了湖南旅游產業的發展。
招商投資迅猛增長
從2009年起,湖南省確定連續三年為旅游項目建設年,大力實施旅游重點項目建設“251”工程(省、市、縣三級分別確定建設20個、50個、100個旅游重點項目)和打造旅游目的地體系的“3521”工程(即從2010年起,在湖南省范圍內創建30個“旅游強縣”、50個“特色旅游名鎮”、200個“特色旅游名村”、10000個“鄉村旅游示范點”)。截至2010年6月,湖南省500萬元以上在建項目493個,投資總額達2777億元,已累計完成465億元。
在2010年10月的湖南旅游產品及招商項目推介會上,更是簽下高達398億元的旅游投資建設項目。資金將用于開發建設 “中國萊茵河”湘江生態文化旅游帶、瀏陽“香山” 長沙道吾山-蕉溪嶺綜合項目以及新晃“夜郎古國”等13個旅游項目,推動湖南旅游產業的發展。
精品線路覆蓋全湘
在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節的湖南旅游產品及招商推介會上,湖南以“錦繡瀟湘,快樂湖南”為主題,推出了10條精品旅游線路,囊括自然風光、文化民俗、生態休閑等主題。
10條精品旅游線路包括自然風光游:長沙→益陽(鄉村游)→常德(桃花源)→張家界;湘楚文化游:長沙→岳陽(汨羅屈子祠→張谷英村→岳陽樓);名人故里游:長沙→韶山→花明樓→烏石;宗教文化和湘南生態休閑游:長沙→南岳衡山→郴州→永州;民族民俗風情游:長沙→張家界→湘西鳳凰→懷化;地質奇觀游:長沙→婁底(紫鵑界秦人梯田)→邵陽崀山→南山(高級牧場);尋根祭祖游:長沙→炎帝陵→舜帝陵;田園風光游:長沙→益陽(桃花江)→常德桃花源(夾山、城頭山、虛瓶山);亞運湖南游:廣州→長沙→張家界→湘西;高鐵體驗之旅:廣州→長沙→武漢。
精品旅游線路充分展示了湖南豐富的旅游資源,秀美奇特的山水風光,底蘊深厚的歷史文化,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覆蓋了整個湖南地區。
來源: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記者:馮志偉 見習記者:戴勇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