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一治“騙保套保”頑疾
“當務之急是建立醫療保險誠信監控機制。”竹立家教授說,如果醫療保險誠信監控體系比較完善,一旦騙保就會成為誠信污點,直至失去定點資質、醫保資格。因此,在醫保改革中,一方面要建立參保人誠信監控體系,另一方面要健全定點醫療機構污點檔案,增加違法成本。
“醫療保險很有必要加強聯網信息化。” 山東大學社會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研究所所長徐凌中教授說,各個種類的醫療保險基金沒有實現聯網,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像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分別由社保、衛生等部門分別管理,不但沒有實現信息共享,反而還出現重復建設。
遏制騙保亂象,從近期看要加大監管力度,切斷利益鏈,改變視騙保為正常的“氣場”。從長遠看,則要繼續深化醫療體制改革。
在調查采訪中,記者發現,一些病人騙保,也折射出醫保保障不足、政府承擔較少等問題。28歲的吳忠市民劉兵身患尿毒癥,3次住院治療花光了家里積蓄。無奈之下,他花1.35萬元從病友那里“買”來一份城鎮職工醫療保險,通過重復報銷騙得5.6萬元,其中合伙的病友分得1.3萬元。被查處后,他無奈地說:“這樣做肯定不對,但我只是想活命。錢都用來治病了,我也沒有能力還錢了。”
對此,徐凌中等專家表示,近年來我國醫保制度建設盡管力度很大,但保障水平仍然較低,如何進一步“提質擴面”,仍任重道遠。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