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黑龍江省三大品種糧銷售形勢與往年不同。玉米經過一段盤整后,又現價格走高趨勢,大豆也是購銷兩旺,價格企穩,而一直是黑龍江省重量級商品糧的水稻,卻沒了往年的購銷高潮――
市場觀望水稻收購不火
水稻一直是我省的重量級商品糧,國內外很是關注。今年雖然我省收割水稻早于去年近20天以上,且質量普遍好于往年,但卻沒有出現去年火爆銷售的局面。
記者從省糧油市場了解到,目前我省水稻收購價格總體穩定,建三江地區新產普通粳稻收購價格為2.64元/公斤以上,哈爾濱地區長粒稻收購價格為2.76元/公斤以上,大部分地區普通水稻價格在2.60元/公斤以上。
據了解,哈爾濱延壽水稻收割結束之后,當地農戶惜售嚴重,水稻收購價一直在2.70~2.80元/公斤左右。大米加工企業認為水稻價高,多在觀望后市。這是當前我省水稻收購中加工企業心態的縮影。中糧設在我省的大型稻谷加工企業沒有展開大規模收購。據了解,去年此時,多元主體紛紛深入田間地頭收購,我省水稻已銷售六成以上,而今年各地銷量呈零星狀態。
糧油分析人士認為,當前黑龍江省水稻收購不暢的原因比較復雜。一方面種植成本上行,另一方面是去年龍江水稻高位運行,今年稻農普遍認為水稻價位不應低于2.60元/公斤,導致今年水稻價格高開,稻農高價惜售觀望氛圍濃厚。
而一些加工企業認為,當前國內呈現稻強米弱格局,即水稻價格高,而大米價格并沒有走高,如果高價收購水稻,加工后利潤空間小,同時有的企業還有去年的水稻原料,不急于收購新水稻。
此外,在國家嚴厲調控下,一些大型稻米加工企業為了“避嫌”,不愿高調大規模收購水稻,只小規模入市,水稻市場購銷緩慢。
另外,國家為了避免搶稻局面出現,今年至今沒有出臺鼓勵南方企業到東北采購水稻的鐵路運費補貼政策,我省水稻市場少了南方企業的身影。
玉米價格期待中走高
當前國際市場,美國玉米期貨價格不斷走高,國內玉米期貨價格也不斷上行,受此影響,我省玉米價又是上行勢頭。
據了解,肇東地區新季玉米已經開始脫粒上市,近期收購價格保持高位穩定。10月27日,水分32%左右的新玉米收購價格為1360元/噸,價格已明顯高于前期。由于農民觀望氛圍濃厚,企業收購緩慢,有的加工企業日收購量在100噸左右,數量明顯少于去年。據了解,由于去年我省玉米水分高,綏化、雙城等玉米主產區農戶積極賣糧,各地烘干塔紛紛開動,而今年由于我省玉米質量好,農戶打算延遲出售玉米,等待價格走高,省內各地收購清淡。
糧油人士分析,當前我省現貨市場中玉米價格繼續攀升,全國均價已經達到每噸1985元左右。往年玉米豐收上市之際,價格相對低位,而受農民攀高價惜售等因素影響,當前市場中玉米供應量明顯不足,而玉米飼料需求又放大,與此同時國家是否會采取玉米托市收購政策至今不明朗,導致玉米價格走高。
預期前景大豆價好市穩
受需求影響,黑龍江省大豆油脂企業和多元主體積極入市收購,黑龍江省大豆價格企穩。
據省糧油市場介紹,去年,由于國家托市收購價格明確早,參與收購的大豆油脂企業多是經國家批準后入市收購,而今年國家大豆托市收購政策延遲公布,而多元主體看到大豆利潤前景,紛紛主動入市收購。當前哈爾濱、佳木斯等地區,一些油脂企業大豆收購價已經突破3.80元/公斤。除了油廠采購外,一些貿易商也積極入市收購,大豆價格已經企穩。據了解,哈市周邊呼蘭、巴彥等交通便利地區成為油脂企業重點收購地區,其中巴彥大豆質量好,山東等地油脂企業進入該地,收購價漲到3.90元/公斤,比同期噸價格上漲300元。
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震蕩下,國內市場對大豆行情看好,近期內大豆價格不會走低。
來源:黑龍江日報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