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低于-9℃時老舊小區供熱可不達標
今天(15日)是法定供暖日,16區縣供熱值班電話正式開通。從今天起,一旦確定因供熱單位原因造成溫度不達標情況,居民可依據北京市供熱采暖合同規定,要求按比例賠償。但供熱辦強調,當室外溫度低于-9℃時,老舊小區室溫不達標將不追究供熱單位責任。
■現狀
98%已供熱
市供熱辦主任郭維圻介紹,從11月7日起,全市99%以上的供熱鍋爐已開始試供暖,供熱面積達98%以上,居民家室溫均已基本達標,達到了18℃,本市尚未發現有集中反映未供熱區域。
對于部分居民家不熱的問題,市供熱辦相關負責人表示,由于居民欠費等原因,目前本市僅有兩家供熱單位尚未啟動試供暖,正在調解中。
今天,全市將派出六路檢查組奔赴各個區縣抽查居民室溫。郭維圻表示,今年是新的供熱辦法實施的第一年,屬于過渡期,可能會遭遇很多新問題,但供熱部門將會嚴格監督供熱企業,及時處置居民反映的供暖問題。
昨天,市容委還發布了16區縣供熱值班電話。從今天起,全部值班電話將正式開通,市民如果有供暖投訴問題可撥打相應的區縣值班電話或者市級供暖服務熱線。
■政策解讀
老舊小區
室外低于-9℃室內可低于16℃
按照今年新發布的采暖辦法,房屋建筑年代不同,對房屋要求的標準溫度也不同。據介紹,如果今年室外溫度不低于-7℃時,老舊小區室內溫度應不低于18℃;室外溫度低于-7℃高于-9℃時,室內溫度應不低于16℃。如果室外溫度低于-9℃時,居民家中若溫度達不到16℃,不算企業違規。這是本市今年新供暖辦法出臺后,市供熱辦首次就老舊小區供熱標準做出解釋。
市供熱辦負責人表示,老舊小區應當逐步進行建筑節能改造。
室溫檢測
檢測機構不能認定誰該承擔責任
昨天,市質監局發布了最終確定的5家居民第三方室溫檢測機構,分別是北京節能環保中心、北京市煤炭節約辦公室節能監測站、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第一和第四檢測所、通州區節能監測站。相比之前公布的6家機構,中國建筑國際科學研究院(建設部供熱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北京市計量檢測科學研究院被刪除,增加了通州區節能監測站。
市供熱辦方面表示,第三方居民室溫檢測機構只有出具檢測報告的權力,沒有認定到底誰的責任構成溫度不達標的權力。該負責人表示,居民擅自更改暖氣位置、小區屬于老舊管網小區或者遭遇持續低溫天氣等多種原因造成的室溫不達標情況,企業不應退還居民供暖費。所以一旦居民找到第三方檢測,不管結果如何,并不一定認定企業要退費,最終的認定結果要找到居民所在區縣的供熱辦,然后由其來判定是誰的責任,最終是否需要退費。
供熱糾紛
市供熱辦建議企業和居民“私了”
根據相關規定,供熱單位應保證用熱人起居室的溫度不低于18℃。正式供暖當天,如果室溫低于18℃并且持續24小時以上,可撥打供暖服務咨詢和投訴熱線62357575投訴。
市供熱辦主任郭維圻表示,“遇到溫度不達標問題,雙方盡量要協商解決,我們已經下發通知,要求供熱企業積極對待居民投訴問題。一旦溫度不達標,企業要盡快與居民私了,否則走相關程序太復雜。”
該負責人強調,如果雙方發生糾紛比如企業堅決不退費,可以由市政管理行政部門或者相關部門協調解決,當事人也可以直接依法提起訴訟或者申請仲裁。
相關費用
測溫千元以內遠郊區需加錢
對于測溫價格,北京市建設工程質量第四檢測所表示,這是市場行為,但收費不會漫天要價,應該會控制在1000元以內。建議居民在供暖穩定后如果室溫仍不達標,再找檢測機構更合適。該機構表示,除了人工檢測費用,遠郊區的居民還要負擔一部分路費,比如延慶、密云、大興等,一定公里數以外還要加錢。
“成本還沒有測算出來,我們會考慮居民的承受能力”。北京市煤炭節約辦公室節能監測站工作人員表示。
據介紹,哈爾濱供熱第一天全市有2000個測溫需求。(記者文靜)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