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第五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朝陽區新聞通氣會上獲悉,中國國際信息傳媒中心(CBD-定福莊國際傳媒產業走廊全新規劃)、大山子藝術和設計產業功能區、中國移動谷3G基地等11個重大項目以及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十二五”規劃構想將首次集體精彩亮相文博會。
據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豐春秋介紹,本次“文博會”朝陽展區位于國展3號館,租賃半個場館,面積達到1500平米,比去年多700平米,是本次文博會單體展區面積最大的展區,可謂“超級、豪華”展團,將成為北京文博會最受關注的展區和亮點之一。
展區分為創意、傳媒、文化、設計、體驗和信息六個部分,其中創意朝陽集中展示區以圖片、文字、宣傳片、電子地圖(沙盤)等形式,系統展示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環境、發展成就、發展特色、政府公共服務以及“十二五”時期發展構想,內容包括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情況介紹,重點集聚區和項目情況介紹,精英榜活動展示等。
分展區以立體化電子沙盤,圖片、文字、企業LOGO、全息影像、多媒體、項目沙盤、激光束等形式,整體呈現出走廊的空間形態,給人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和感覺享受。而在體驗區,朝陽規劃藝術館的3D數字沙盤、奇欣然的3D影片放映、小人國3D體驗、競園的攝影體驗棚,A8音樂的錄音棚,德信互動的互動娛樂,樂成的3G體驗等可以讓觀眾參與互動。
據了解,過去的5年,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實現了規模總量翻番的目標,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主任豐春秋用一組數據告訴記者,截止2010年9月底,朝陽區共有文化創意注冊企業32396家,占全市總量的60%,平均每年新增文化創意產業 6000家,日均新增企業16家。
全區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2060家,占全市總量的約25%。全區建設了21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和30個重點產業基地。今年1-8月規模以上企業實現收入896.2億元,同比增長20.4%,占全市總量的24.1%,預計全年實現收入超過1300億元;資產總計1649.6億元,同比增長24.4%。吸納從業人員約50萬人。2010年1-9月實現區級收入36.24億元,同比增長19.98%,占全區區級收入總量的23.77%,預計全年有望實現區級收入50億元。
“十一五”期間,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實現收入年均增速均在17%左右,高于全市平均增長水平,與2006年相比,規模以上企業數、產業收入等指標均實現翻番。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主要經濟指標均占全市的四分之一以上,是北京市文化創意發展的強區和示范區。
“十二五”期間,朝陽區將著力建設“一區三中心”,即國際級文化產業創新示范區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國際信息傳媒中心、中國國際版權投資交易中心和中國國際文化展示交流中心。
“我們預計‘十二五’末,朝陽區文化創意產業規模以上企業數將超過5000家,實現年收入超過3000億元,吸引從業人員超過80萬人,文化創意產業實現區級收入占全區區級收入的比重超過25%,成為朝陽區主要支柱產業。”豐春秋說,“十二五”時期,朝陽區將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重點發展附加值高、創意水平高、科技含量高的文化創意產業,在文化創意產業鏈上,重點發展內容原創和投資交易環節,在文化創意產業價值鏈上,重點發展投資和消費環節,逐步形成以傳媒文化產業為引領,以高端會展、旅游休閑、設計創意、信息服務業為主導,以古玩及藝術品交易、文藝演出、時尚消費業為特色的產業結構,既形成“一個核心引領產業、四大主導產業和三大特色產業”有機聯動協同發展的產業結構。力爭到“十二五”末,傳媒文化業實現收入占全區比重達到30%。
朝陽區充分發揮文化創意產業與區域金融、商務、科技等主導優勢產業交叉融合發展和產業內融合發展的功能,在“十二五”期間,在大力提升全區現有的21個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功能的基礎上,推動相關資源與產業鏈的整合,在更大范圍內促進產業走上國家化、高端化、集群化、品牌化的發展之路,將以CBD-定福莊國際傳媒產業走廊為核心,以三環會展商務產業帶、四環文化旅游產業帶和五環新興文化產業帶為紐帶,以奧林匹克公園會展旅游文化產業圈、大山子當代藝術和設計產業圈、三里屯時尚文化消費產業圈、潘家園古玩及藝術品交易產業圈、溫榆河生態旅游產業圈、垡頭休閑文化產業圈為支撐,構建點、線、面相結合的“一橫”、“三縱”、“六圈”的產業空間布局。
來源: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記者 王素娟)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