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大嘴”任志強在上海交通大學海外教育學院舉辦的名為《新政下的中國房地產》講座中繼續“開炮”。面對新政下縮量滯漲的樓市,任志強認為供需矛盾并沒有消失,只是后移了而已。提到今年四季度趨勢時,任志強表示,通脹預期加大,“新五條”效果顯現,房價穩中有漲,而房產稅暫時還行不通。
“今年政策注定短命”
談到今年以來我國出臺的一系列房地產新政時,任志強認為,“目前政府以價格為目標的調控,不僅可能削弱市場機制,還會削弱金融體系,中國金融目前已無法由銀行來發揮經濟效益。”任志強更擔心,目前抑制需求的調控政策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只是大大提高了進入樓市的門檻,“如果皮球的氣沒有放掉,你卻按到水里,可以按多久?就算按再久,最終也會浮起來。我們現在就是這樣的困境。我還想問,今年的政策之后,明年和后年怎么辦?”
“其實,如果你們仔細觀察,不少政策都標明著‘暫定’。”任志強說,“在樓市平穩之后,‘暫定’的政策或許就都沒了。從經驗上看,從2003年開始的每個調控政策,沒有一個措施超過一年。所以,今年政策注定都是‘短命’的。”
此外,任志強還提出,我國比較合理的住房體系是“60%至70%是市場化住房,20%至30%是市場化租賃房,5%至10%為廉租房等保障住房”。其中,對于界定為窮人的人來說,國家應該考慮為其“居者有其所”,而不是“居者有其屋”,且“窮人應首先通過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解決住房問題”。
“房產稅推廣要17年”
房產稅是今年的熱門話題。從今年3月底從重慶傳出開征傳聞以來,深圳、上海等城市相繼被傳出可能會進行房產稅試點。對此,任志強表示,房產稅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房產稅在落地推廣之前有幾個障礙:第一,收取前提條件是房子的數量要清楚,知道張三有多少房子,李四有多少房子,這個現在全國沒有幾個城市能弄清楚;第二個是評估值。我們現在評估師一共就3萬多個,要解決660個地級以上的城市,加上2600個縣以上的城市,我們至少需要30萬個注冊評估師。”任志強說,“所以建設部文件中明確規定房產稅作為試點,讓一個城市先試,比如說深圳,邊試邊改,等到合適的時候再推廣到全國。這個時間長短可以參照燃油稅,從試點到推廣大概花了17年。”
“同時,從抑制房價上說,靠房產稅抵制房價上漲只能是暫時之舉。此外,與征收房產稅的國家相比,中國并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完善法律和法治體系的保障。”任志強說,“這些因素雜糅在一起,房產稅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來源:四川在線-華西都市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