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觀察
莫讓環京新城變睡城
北京人盧女士前年因為工作關系而前往香河,每個周末開車40分鐘返京看望父母。她時常感慨,這也就相當于她從北京東四環的家到原來京西的單位的行車時間。今年10月份在當地一個高檔小區購買了房產。但最近她開始擔心兩件事情:一是自己在香河的工作能否長久,會不會有更多的人來這里工作,形成一個新的工作區;二是這里能否有相應的養老配套,久居北京的父母是否愿意在這里住下來,不用自己兩頭跑了。
從大批CBD的“京漂”到燕郊買房方便上班,到香河買房為了在香河上班和養老,不少“首都圈”的先行實踐者既享著快樂,也有所擔憂。
讓環京新城告別睡城模式,是目前各界熱議的話題。根本的解決之道在于有一個系統科學的產業規劃,讓房地產開發成為一種輔助產業發展的手段,而不是成為地方政府炒作產業概念后用來賣地賺錢的噱頭。
燕郊的教訓在于,缺乏系統的規劃,缺乏高層次的對接,使得其與北京的融合局限于低層次,由于燕郊已經將低水平的房地產開發變為了既定的事實,即使將來通了輕軌,也只能變為一個略方便一點的“睡城”,這也是國內知名的開發商沒有選擇進入的核心原因。
有了燕郊的教訓在前,加上交通距離要比燕郊更遠一些,因此若再以概念炒作來投機套現,是很難受到市場認可的。
其他的“環首都”區域要引以為戒,以產業為先導,讓房產成為吸引人才的手段,而不是以“土地財政”為目的炒作。
河北官員要讓北京人“跳過去”的說法真的很有底氣,很給力,但“環首都經濟圈”要成為大家主動“跳過去”的新城,需要更好的發展機遇,更好的生活條件。河北環京縣市,你們準備好了嗎?
來源:新京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