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強化稅收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作用。在實施和完善消費型增值稅的基礎上,結合增值稅立法,穩步擴大增值稅征收范圍,相應調減營業稅等稅收,從制度上解決貨物與勞務稅收政策不統一問題,逐步消除重復征稅,促進服務業發展。合理調整消費稅范圍和稅率結構,充分發揮消費稅促進節能減排和引導理性消費的作用。完善企業所得稅制度,鼓勵科技創新。全面改革資源稅,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開征環境保護稅,促進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其次,要充分發揮稅收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度,加大對高收入者的調節力度。完善消費稅制度,進一步發揮其調節收入分配的作用。按照強化稅收、規范收費的原則,繼續推進費改稅,研究推進房地產稅改革,完善財產稅制度。按照適當提高社會保障統籌級次的要求,健全社會保障籌資機制。
此外,要逐步健全地方稅體系。在統一稅政的前提下,賦予省級政府適當稅政管理權限,培育地方支柱稅源。中央集中管理中央稅、共享稅的立法權、稅種開征停征權、稅目稅率調整權、減免稅權等,以維護國家的整體利益。對于一般地方稅稅種,在中央統一立法的基礎上,賦予省級人民政府稅目稅率調整權、減免稅權,并允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實施細則或具體實施辦法。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