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院辦公廳20日通過中國政府網發布《國務院關于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通知》,要求各地和有關部門及時采取16項措施,進一步做好價格調控監管工作,穩定市場價格,切實保障群眾基本生活。
商務部市場運行司司長王炳南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商務部的主要職能是保障市場有效供應,目前已經采取和將要實行的措施主要包括:
搭建蔬菜等農產品產銷平臺,做好重點農產品產銷銜接。適時組織召開蔬菜產銷銜接會、購銷洽談會、網上對接會等活動,幫助產區與銷區建立穩定合作關系,保障蔬菜市場供應。
依托城鄉市場統計監測體系和部、省、市、縣四級監測平臺,建立全國百家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日報制度,擴大監測品種和范圍,對主要蔬菜品種交易量和批發價格實行每日監測,掌握蔬菜主渠道、供求及價格動態。加強市場預測預警分析和公共信息服務,利用主要媒體和“商務預報”網定期發布市場信息,引導蔬菜生產和流通,穩定市場消費預期。
建立蔬菜調控體系,增強應急保供能力。建立大型批發市場、大型連鎖企業骨干隊伍,作為應急調運集散地和供應點,完善應急投放網絡,必要時組織貨源,投放市場,保障供應。促進蔬菜主銷區與主產區建立貨源供應保障協作關系,保證應急狀態下有穩定的供應渠道和蔬菜貨源,一旦需要可及時組織跨區調運調劑。選擇蘿卜、大白菜等耐貯存、易運輸的蔬菜品種,按照城市人口消費量水平督促地方政府建立臨時性儲備。
完善儲備體系,并及時進行儲備商品投放。豬肉方面,商務部于11月上旬會同財政部等有關單位向全國市場投放了今年第二批中央儲備凍豬肉;食用糖、食用油方面,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于10月下旬投放了21萬噸白砂糖,國家有關部門也向市場投放食用油30萬噸。下一步,商務部門將繼續指導流通企業積極組織貨源,豐富商品品種,保障市場供應,滿足廣大群眾消費需求,維護市場穩定。
加強流通體系建設,降低流通成本。力爭在3—5年內初步建成高效、暢通、安全的農產品現代流通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