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委書記袁純清在日前召開的全省民營經濟轉型跨越發展大會上說,該省民營經濟從“草根經濟”到“叢林經濟”,已占全省經濟的“半壁江山”。
數據顯示,2009年,山西省民營經濟增加值達3565億元,占該省GDP比重48.3%;上繳稅金805.7億元,占全省財政收入的57.7%;同時還吸納了全省75%的城市新增勞動力和60%以上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實現就業1430多萬人,占全省企業從業總人數的84.1%。
山西省中小企業局有關負責人說,2005年以來,該省民營企業不僅在數量、規模上快速擴張,在企業素質、產業結構等方面也有大幅提升。2009年全省營業收入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達569家,比2005年增加210家;納稅在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達54家,比2005年增加40家。預計今年該省營業收入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將超過630家,納稅在億元以上的民營企業將超過70家。在規模以上民營企業中,有70%以上的企業自建或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產品研發機構。
山西省民營經濟產業結構開始向新型化、規模化、可持續化、多元化推進。不少靠煤焦起家的民營企業積極推動產業升級,努力轉變發展方式,投資裝備制造、節能環保、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現代農業、文化旅游等非資源型產業。目前全省僅轉產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和旅游業的民營企業就達760家。
山西民營企業還積極投身社會事業。據統計,五年來全省民營企業在修橋鋪路、扶貧濟困、興學助教等方面捐資額達100多億元,實施光彩事業項目1400多個。
根據規劃,未來五年,山西省民營經濟要率先實現翻番,民間投資總量要達到3萬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年均增長20%,占全省GDP的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左右;形成一批年產值超10億元、超百億元的企業,形成若干新興產業集群;從業人員增加200萬人以上。
來源:新華網山西頻道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