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綜合開發研究院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課題組公布的《深圳宏觀經濟形勢分析——2010年秋季報告》(簡稱為《報告》)指出,今年前三季度,深圳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處在后金融危機的上升階段,但主要經濟指標與全國、全省和主要城市相比依然較低,GDP總量再度被蘇州超過,經濟增長動力仍依賴于外貿出口的拉動。
《報告》通過對比深圳與其他省市、地區的經濟運行對比以及前三季度的經濟指標進行分析后發現,深圳經濟正逐步回暖,但完全恢復還有待采取相關措施。研究組指出,與廣東省、全國經濟運行情況相比,深圳在GDP、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和外貿進出口等四個指標同比增速連續三個季度逐季加速,與全國、全省增速逐季回落相對照,顯示出深圳經濟發展后勁。前三季度累計完成GDP共6722億元,同比增速11.8%,略高于全國(10.6%)和全?。?1.6%),經濟增長態勢良好。
工業生產方面,工業增加值增速依然低于全國(16.3%)和全?。?7.6%)平均增速,但是差距已有所縮小。此外,深圳對外貿易前三季度持續好轉,但依然低于全國(37.9%)、全?。?1.0%)的增速;在全國、全省的進口增速已呈回落之勢,深圳進口方面仍保持在35%左右的增速,預計未來的進口累計增速將有可能超越全國、全省的水平;從固定資產投資來看,前三季度共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57.3億元,同比增長12.2%,但仍顯不足。
研究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深圳前三季度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加速,一反兄弟城市逐季減速的態勢,深圳GDP逐季提速的態勢未變,但經濟規模已降至全國第五。從固定投資同比增速、城市居民消費現象等方面來看,深圳經濟的恢復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記者從課題組了解到,相比上半年和一季度,前三季度凈流出、投資和消費對經濟增長所作貢獻的協調性近一步改善,外需再度成為拉動深圳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凈流出對經濟增長的作用繼續增強。重點行業有喜有憂,如電子信息產業持續回落、房地產業繼續負增長,而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卻有所增長,交通運輸業呈良好發展勢頭。
如何進一步夯實經濟基礎,保持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呢?《報告》研究人員認為,深圳應該在繼續擴大內需,加快推進城市新建、改造投資、加快土地資源的投放力度、平抑物價,提高居民收入等方面著手。與此同時,保障出口的穩定增長、大力推進傳統電子信息企業進行產業升級,鼓勵、支持優勢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推動中小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建立反映內需市場的指標體系,及時反映內需市場對經濟的拉動能力方面也不可忽視。
來源:中國日報深圳記者站(記者 陳虹 實習記者 王艷秀)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