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擊,上下聯動,抑制物價上漲的組合拳穩健發力。而如何讓政策對癥下藥?重拳應該打在哪里?組合拳怎樣取得最佳效果?對此,中國之聲特約觀察員朱煦特作如下點評。
朱煦:在諸多的漲價的原因當中,無論是季節、產量原因造成的價格波動是可以變化的,對于一些本身就合理應的就是應該去順應和適應,比如說人力資本,特別是一線職工的人力成本,他們的工資提高,本身就是早就應該辦的事情,而一部分就是所有的環節上更普遍的消化,去消耗,對于一些人為的干擾因素應該果斷的去剔除,比如說像剛才提到的油價,油的生產環節、油的銷售環節所多出來的這些原因,應該是果斷的把它剔除出去。
但是還有一些原因巋然不動的,比如舉一個例子來講我們注意蔬菜從田頭到消費者手里,有的時候能夠漲到10倍以上,這10倍以上有一小塊就是在攤位費,所謂攤位費特別是在城市或者大城市的一些集貿市場,它的攤位費基本上呈現年年上漲,它的巋然不動,是指它對物價的反映是很弱的,再比如說出租車的份錢也是不動的,管你油價怎么漲,他該收你多少份錢就收你多少份錢,像這樣的一些不動的部分該不該讓它動起來,它該不該順著周邊情況的變化,物價情況的變化來做相應的變動。
其實對物價的影響是非常大,再比如說關于公路堵車造成的物流成本的提高,高速路管理方面他們應不應該承擔這樣的責任,甚至應該改變這樣的局面,以致物流的這部分成本又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我們現在看到各地對于物價采取的一些行動措施,比如限價令,比如有些農貿市場在降低一些管理費,這是一個好的趨勢,當然我們在稅收方面和其他一些方面能不能有一些臨時性的措施這都很重要,但是長久的措施不能是靠臨時性的措施來完全的解決。
再有說到補貼,對于低收入和對于相對困難的,比如說大學生食堂的菜價問題,有些地方也采取補貼,但是我要提醒的是這種補貼不應該是普惠制的,不管什么樣的學生統統發一百或者發五十,你要注意到有些學生是拿來買飯買菜的,有些學生拿來換手機卡,打電話、發短信、玩手機游戲的,因為不去細化這些補貼,補貼的效果也是有問題的,所以我們說諸多的物價影響因素當中應該是有很多的可干預的空間。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