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河北分別披露了加速建設“首都圈”的具體規劃,引發眾多關注,從而宣告“首都圈”概念正式從概念設想進入規劃實施階段。
“首都圈”打造“大北京”
11月7日,北京市政府研究室副主任史利國在“首都圈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北京市正在制定“十二五”規劃,北京城鐵將向河北延伸1100公里,“首都圈”經濟建設將成為規劃里占比很大的內容。
“首都圈”也稱“環首都經濟圈”,包括環繞北京的張家口、承德、廊坊、保定4個地級市以及涿州市、淶水縣等13個縣市。這些城市群首尾相連,全長999.5公里,面積達到27060平方公里。京冀將用3到5年時間,實現打造“環首都經濟圈”的目標。
11月11日,河北省邀請專家學者,就“環首都經濟圈”規劃編制方案征集意見。河北省常務副省長趙勇表示,河北將把“環首都經濟圈”定位為“發展特區”,對這個特區,“將給予比深圳更優惠的政策”。針對北京生活成本高、住房緊張的狀況,該區域計劃重點建設以住房消費為主要內容的宜居生活基地,吸引首都居民購房置業。還提出將建設總計13萬套以廉租房為主體的“人才家園”,為北京高層次人才到河北創業生活提供服務。在社會保障方面,雙方將共同推動建立京冀兩地之間醫保無障礙轉移及就診報銷互認制度,推進異地就醫直接結算。
河北將在經濟圈內地級市城市周邊10公里范圍內、縣城周邊5公里范圍內,進行大規模拆遷重建,將農業人口全部轉化為城市人口,遷入城市社區。此范圍外的農村也將全部重新規劃,建立中心村,生活品質向城市看齊。
趙勇表示,今年年底,“環首都經濟圈”將首先實現電話區號變更,全部與北京一致為010開頭。一到兩年內,通過高鐵、輕軌、地鐵、高速公路等立體交通設施建設,建成名副其實的半小時經濟圈。他預測,兩到三年內,京冀將進入“同城”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