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環境保護新道路 努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記者:《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把提高生態文明水平作為“兩型”社會建設的目標。在您看來,提高生態文明水平,關鍵要把握哪些重點?
周生賢:《建議》第六部分以“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為標題,這在五年規劃中是第一次。
生態文明重在建設。面對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我們必須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以節能減排為重點,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加快構建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具體而言有六方面主要任務,一是深化節能減排,二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三是著力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四是切實保護和修復生態,五是建立健全有利于環境保護的體制機制,六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
記者:“十二五”環保規劃正在制定中,這個環保規劃將著重解決哪些問題?
周生賢:“十二五”期間,我們將以解決影響可持續發展和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重點,深入推進污染減排,加強重點流域、區域和農村污染防治,切實保護自然生態,深化環境領域改革創新,建立健全體制機制,繼續探索代價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續的環境保護新道路,努力提高生態文明水平。
一是充分發揮環境保護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的綜合作用,深化規劃和建設項目環評,明確生態功能區劃,完善環境法規政策標準體系,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技術升級,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二是深入推進污染減排,將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種類增加到四項,即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把結構減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強化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全面啟動縣縣建設污水處理廠工程,加快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啟動燃煤電廠脫硝,嚴格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落實減排目標責任制。三是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加大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將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作為重點,采取綜合措施,改善城市和區域大氣環境質量。四是著力解決關系民生的突出環境問題,扎實抓好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工作,加強重金屬、危險廢物、土壤污染治理。五是嚴格環境執法,集中開展沿江沿河環湖化工企業綜合整治工作,遏制環境事件高發勢頭。六是加強農村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
來源:新華網(記者 吳晶晶)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