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補貼更公平?
引導用戶自覺節約用氣,保障低收入群體生活水平不受影響
從多數地方看,居民用天然氣價格上調對大多數消費者影響不大,但不少消費者還是表現出不同程度的憂慮。特別是在北方一些城市,為數不少的家庭采用天然氣分戶供暖,天然氣漲價對這些居民的影響不可小覷。有人還擔心,水、氣、電等生活基礎資料價格同時上漲形成的疊加效應,可能會加重生活負擔。
家住北京安外西營房的王先生說:“現在什么都漲,就是工資漲得不多。我們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了?!奔易〕枀^西壩河的聶先生表示雖然可以接受天然氣漲價,但認為漲價肯定對生活有影響:“如果本來收入就不高,天然氣用得又多,壓力就比較大了。”
中國人民大學能源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鄭新業認為,目前天然氣的經營成本缺少透明度,“在漲價之前,政府部門應當公開定價機制,增加燃氣公司經營透明度,為價格調整創造有利環境。”
11月12日,北京市常鴻律師事務所主任常衛東參加了北京天然氣調價聽證會,他建議,應適當控制漲幅,減輕居民負擔。同時,完善價格補貼機制,讓對漲價比較敏感的低收入困難家庭得到合理補償。
按照現在補貼辦法,北京居民自采暖用戶將按照用氣量的多少從政府領取采暖補貼,這實際上就造成了誰住的房子大、誰消耗的資源多,誰享受的補貼就越多,“這樣的方式有失公允。”能源問題專家、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說。
據了解,北京市正在醞釀調整低保直補和居民自采暖用戶補貼辦法。對低保人員的用氣增支,由政府給予補貼,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不因氣價上調而降低;對居民自采暖用戶,將探索建立新的補貼方式,引導用戶自覺節約用氣,減少天然氣資源消耗。
此外,居民用天然氣漲價后,長沙、濟南等多個城市也對低收入群體的保障方式作出了調整。其中,長沙市已將低保戶每月免收燃氣費的標準由2立方米增加到3立方米。
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