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城鄉民辦幼兒園給予多種形式的扶持和資助,引導其提供普惠性服務,讓群眾可以在繳費大致相當的情況下自由選擇公辦園或民辦園。”12月1日,全國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透露的“三年計劃”引來各方極大的關注。
“費用相當了,就能自由選擇民辦和公辦了嗎?”“同價,是漲價還是降價?”這一措施如何具體實施,家長、公立、私立幼兒園都覺得不是那么容易。因為,他們認為,“入園難”的癥結并不在于價格問題,而是優秀教育資源的緊缺。
不少私立、公立幼兒園已經“同價”
女兒多多今年終于升入小學一年級,陳女士松了一口氣,因為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孩子教育費用的支出可以節省不少。多多三歲時,陳女士本想把她送到某市直機關所屬幼兒園,但一打聽入園條件就打了退堂鼓,“對方對父母身份的要求頗為嚴格,要求是公職人員,還需要單位出面,搞得像‘政審’一樣”。
于是她就讓女兒就讀小區內的某私立幼兒園。陳女士說:“小區幼兒園的保育費、伙食費等加起來每學期大概是4000多元,再上興趣班的話,總共要達到5000多元。小區內的幼兒園宣稱是‘國際幼兒園’,配套設施還不錯,我也去了解過老師的資歷,大部分是正規學校的幼教相關專業畢業,還是能讓人放心的。我們單位的領導通過了‘政審’,把小孩順利地送入了公立幼兒園。盡管不需要交贊助費,每學期的費用也在3000多元。”
對陳女士來說,孩子在小區內上幼兒園最大好處是,省了一早一晚長途接送的麻煩。“考慮到交通費和時間成本,以及贊助費用,就讀公立幼兒園其實并不比私立幼兒園省多少。”陳女士說,孩子還這么小,在幼兒園階段也不想強迫她去學太多東西,只要老師負責,能盡心盡力在生活上照顧好就夠了。
“就算費用一致了,仍然沒覺得可以自由選擇。”一名家長如實說,優秀公立幼兒園實在太少,很難搶到名額,而且示范性幼兒園都集中在市區,不住在附近的話,接送孩子是大問題。
隱形“贊助費”也許難取消
如今的家長都知道,讓孩子讀幼兒園的錢不會少于供他讀大學的錢。贊助費已經被相關部門明令取消,但記者采訪的不少家長都反映,一算賬,其實開銷并沒有減少。
黃女士為兒子讀幼兒園每學期需要支出4000多元,此外還有1500元的“特色教育費”。本來家長都與園方簽訂了“自愿繳納特色教育費協議”。開學前為了應對物價局的檢查,園方把家長叫來緊急開會,特色教育費變成了“興趣班費”。“不管是什么名目,總之這筆錢學校不想退。”黃女士說,盡管說是“自愿”,但大部分家長仍然選擇交。
王小姐的女兒在入園時幸運地搶到了最后一個名額,進入某區直單位附屬幼兒園的普通班。王小姐女兒所在年級有五六個特色班,卻只有一個普通班。特色班一個學期收費在六七千元,普通班也要四五千元。“盡管三令五申不準收贊助費,但最后基本上又以各種名目收回去了,比如每個月200元的‘減員費’什么的。貴就貴一點吧,畢竟比較放心。”王小姐這么想的。
“幼兒園是財政差額撥款,其實我們也很虧的。”一所市級示范性幼兒園的園長告訴記者,他們的收費是按照物價部門的標準,保育費等去年只收90元,今年提高到200元左右,伙食費包括早中晚三餐加上午點,每月收取200元左右。”她表示,這次會議上透露的信息表明政府投入、財政撥款都會加大力度,對幼教事業來說都是有利的。
幾位家長都向記者表示,如果通過“同價”,過高的價格能降下來,當然是最好。但是最根本還是,孩子不用去擠破頭搶一個名額,也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質量。
同價,是漲價還是降價?
與每學期動輒收費五六千元的公立幼兒園和高檔私立幼兒園相比,在幼教市場還存在著大量低端的幼兒園。它們大多位于城中村或者城鄉結合部等比較偏遠的地方,主要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弟,收費低廉、場所簡單。這些幼兒園中的部分甚至沒有辦學資質。但這種低端的幼兒園滿足了外來務工人員的特定需求。
“如果有實力,我也想開到南寧(指市區)去啊。”吳圩鎮一家民辦幼兒園的負責人告訴記者,如果要求大家都一個價格,那就好了。他現在收的比公辦的學校便宜很多。
外來務工人員張先生就想給3歲的兒子一個更好的未來。他的收入只能讓他供得起孩子上那種收費低廉的民辦幼兒園,但許多關于沒有辦學資質的“黑幼兒園”的報道讓他心有顧慮。“我到處打聽,了解到在望州嶺那邊有一家面向外來務工人員子弟的幼兒園,口碑不錯,能放心。每個月所有的費用加起來大概200多元。但就是和我們住的地方比較遠,我們兩口子都在打工,沒有時間接送。”張先生無奈動了把孩子送到打工地點附近的公立幼兒園的念頭。開學前,張先生特意先打電話詢問“贊助費”,被告知要帶900元。兩天后,張先生起早去排隊報名,等輪到他時,900元漲到了1200元。張先生帶的錢不夠,只能回家拿,等再趕去時,名額已經報滿。
一名園長說:“民辦幼兒園有兩個極端,一種是為民工子弟服務極便宜的幼兒園,另一種是貴族幼兒園,但都是存在市場需求的。像這樣的情況怎么去同價?是高的價格降下來還是低的價格漲上去?怎么制定標準對幼兒園進行分級?另外民辦幼兒園本來就沒有政府資助,如果降價的話,會不會難以維持?同價不是簡單的同一個價格,這些都是要仔細考慮的。”
“同價”背后的積極信號
12月1日舉行的全國學前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自治區和南寧市內主要公立幼兒園等都派了負責人參加。
“這個會讓我們感到非常振奮的,很得民心也很有利。”一名與會代表告訴記者,因為會議已經具體要求在2011年3月上交3年行動計劃。更重要的是看到“同價”背后所透露出來的積極信息,那就是政府對幼教事業的扶持和加大的投入,這名負責人說:“教育資源的緊缺了造成現在的‘入園難’。可以淘汰一批不合格的幼兒園,有實力辦更多的優秀幼兒園。”至于“同價”之后,公立幼兒園的優勢是否還能保持?“我們并不擔心競爭,因為優秀的師資力量、多年的管理經驗和口碑,這就是我們特有的軟件”。
魏小姐在兩家高檔社區的私立幼兒園分別做過班主任和園長助理,她表示,即使是在收費昂貴的私立幼兒園,老師的待遇并不如外界想像的好,因此造成人員流動性比較大。“政策能對民辦幼兒園給予多種形式的扶持和資助,那是最好不過。”但如何扶持,價格如何定,對民辦幼兒園有怎樣的影響,會不會“吃虧”,她表示一切都還要觀望。
12月2日下午,自治區教育廳的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熱點問題的相關措施將在本月中旬左右出臺細則和落實要求。
來源:南國早報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