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衰退之痛”變為“通脹之憂”
19日,德國的兩條經濟新聞一喜一憂:先是德意志聯邦銀行(央行)把德國全年經濟增長預測從6月份宣布的1.9%大幅提高至3%;繼而聯邦統計局的數據顯示,7月份德國生產者價格指數由上月的同比上升1.7%,增至同比上升3.7%。專家擔心,德國的“衰退之痛”正變成“通脹之憂”。
去年德國經濟經歷了二戰后最嚴重的衰退,衰退幅度達4.7%,遠高于美國、英國、法國。進入2010年,衰退陰影迅速離去,第一季度德國國內生產總值環比增長0.2%,第二季度環比增長2.2%,為20年來最大漲幅。德國經濟復蘇速度不僅在歐元區一枝獨秀,也大大超過了美國、英國和日本。
德意志聯邦銀行認為,第二季度經濟強勁增長,主要得益于企業投資增加、外貿增長、私人和政府消費擴大。有鑒于此,聯邦銀行才在19日大幅上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測。
巴西縮減公共支出以應對通脹預期
巴西政府13日宣布,將今年的公共支出削減100億雷亞爾(約合56.43億美元),以應對通貨膨脹預期,防止經濟過熱。
巴西財政部長吉多·曼特加當天對媒體表示,這一措施從下個月開始執行,各個部委的預算都會受到影響,但是社會民生項目和已經在執行的投資項目將不會受到影響。
曼特加指出,今年第三季度巴西經濟增長率將達到2%至2.5%,這意味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將達到8%,超過巴西政府此前預期的5.7%。
曼特加表示:“目前經濟比較火熱,但是還沒有到‘過熱’的階段。不過,未雨綢繆,現在有必要通過削減政府預算的方式讓熱水冷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