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按每平方米380元付款,裝飾公司負責把房子裝修到“拎包入住”的標準,可長沙市民鄒勇昨日在驗收時發現,裝修均價其實已經漲到了580元每平方米,而且許多地方“貨不對板”。維權部門提醒消費者:小心“套餐裝修”中的低價陷阱。
多個項目增加費用
在長沙某電腦公司上班的鄒勇上半年在怡海星城購置了一套兩居室的毛坯房,計劃明年元旦完婚。鄒勇和女朋友都是上班族,為把新房裝修好,他們準備打包交給裝飾公司。最后從網上選中了一家位于東塘的裝飾公司,這家公司的報價比較實惠,設計免費,而且公司網頁做得也漂亮。最后,雙方以每平方米380元的價格簽訂了合同,鄒勇交了5000元定金后,裝飾公司進場施工。
施工開始后,裝飾公司不斷提出“改進”要求,同時也要求增加新費用。僅櫥柜一項,裝飾公司提出改用環保無輻射料面,這便增加了4000元成本。“當時想,反正是自己用,裝修一步到位也未嘗不可。”鄒勇說,之后自己被裝飾公司“引導”著一步步“到位”:電線改用名牌,成本增加了2200元;水龍頭換成“世界品牌”,又多掏了2800元;進水管加了凈化過濾器,又多花了5600元……最后算起來,原本每平方米380元的“裝修包干”費用已漲到580元!
多處地方“偷梁換柱”
“每平方米漲了200元我也認了,畢竟當時自己是同意了的。”鄒勇昨日對記者說,令人氣憤的是,裝飾公司在施工過程中出現了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等現象。按合同規定,房間的門應該用某品牌公司的夾心板,鄒勇有次偶然發現送貨的竟是一個不知名的小企業,后來在他的要求下,裝飾公司才換了合同中注明的產品,鄒勇后來還發現過多起類似情況。
以套裝形式的家庭裝修模式是裝飾公司近幾年推出的銷售新形式,由于可以根據消費者的需求進行設計,因而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先設法把業務接下來,在施工過程中再逐步把價格抬上去;施工中材質‘縮水’或‘以次充好’等……這都是個別裝飾公司牟利的重要手段。”長沙某知名裝飾企業施工總監劉先生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直言,即使大的裝飾公司也難完全杜絕這種“行規”,因為施工中請了不少“裝修游擊隊員”。
【溫馨提示】
須看清各裝修項目是否在套餐內
消費維權部門提供的數據顯示,消費者裝修“中招”問題已成為近期來投訴的“熱點”之一。長沙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此前提供的信息表明,今年以來長沙房屋裝修服務的申訴增加,為此,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借鑒以下四招,提防套餐裝修中的低價陷阱:
1.精挑細選裝修企業,廣告宣傳勿輕信。消費者要選擇資質過硬、市場信譽良好的裝修公司。一般來說,實際所花的裝修款項往往會高于套餐價格。
2.詳細了解套餐內容,交納定金要謹慎。消費者在確定裝修套餐時,要詳細比較,選擇符合家庭實際需要的套餐。
3.認真確定裝修方案,明明白白簽合同。消費者在確定裝修方案時要明確方案內容,要看清合同中各個項目是否在套餐內,特別是要注意套餐內產品和套餐外產品的差別,以及個性化需要所產生的額外費用,避免簽訂高額裝修合同。
4.嚴格把好裝修質量關,主動維護自身權益。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