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觀點
別忽悠他,現在的孩子其實已“成熟”
(語文特級教師 力學小學 李琳)
不少人都說現在的孩子很難“弄”,但其實他們已經能讀懂老師和家長的心了,讓人覺得很溫暖。比如,當老師和家長與他們溝通產生分歧時,孩子即使當時表現出不高興,但事后自己想想還是能體諒、理解大人的。所以,我覺得現在的孩子不能說“早熟”,應該說“成熟”,他們知好歹、知榮辱,擁有感恩的心,能與這樣的孩子一同成長是件幸福的事情。
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他們自身其實也是幸福的,因為這代孩子的家長們素質都很高,對于教育也很理解,不少家長在為孩子們構想如何過六一時,80%都提出現代孩子走出“鋼筋水泥”,走進大自然。那么,如何化解現在孩子的過重壓力?其實不妨把他們的壓力轉化為責任感的對待。我認為現在的孩子不能“簡單對待”,與他們相處除了真情外還要有智慧。家長想為孩子心理上減壓,不論是何種方式,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人生是“長跑”,是有許多選擇和機遇的,從而減輕孩子們的心理負擔。
另一方面就是孩子與小伙伴的人際交往?,F在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相對而言更孤獨。所以他們對同學和小伙伴之間的關系也更在意。有時候孩子回家后會有些小情緒,但不一定告訴家長原因,這個時候家長最好的處理方式是安靜傾聽,給孩子一個“軟環境”,要相信孩子有可以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成人世界的競爭環境促使孩子“少年老成”
(南京大光路小學校長 周峰)
現在孩子面臨著方方面面的壓力,與快節奏的社會環境有很大關系。特別是成人的目標意識和激烈競爭對孩子形成了潛移默化的影響,造成了現在的孩子嘗不到“童年的味道”,越來越多的“少年老成”取代了過去的天真快樂。針對這一點,家長和老師需要切合孩子的身心特點做減壓,不要給予孩子太多的“目標”規劃。讓孩子過早接觸到成人社會中的競爭和壓力,會大大降低孩子童年的“幸福指數”。
另一方面,現在孩子享受的物質條件越來越好,精神層面上的獲取卻反而少了。不少小朋友喜歡沉溺在自我世界當中,比如用手機和電腦的“屏幕”做朋友,對于正常的人際交往缺乏耐心,這也是造成有些孩子內向,不善和他人交流的原因。家長在“六一節”這天,不一定要準備過多的物質禮物,而可以選擇多花時間陪陪孩子,比如陪孩子看場電影,帶孩子去戶外散散步、聊聊天,這樣精神層面的給予其實更有意義。
家長視角
微調查:半數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不幸福
記者在南京鼓樓區某小學四(7)班的學生家長中做了一個小型“問卷調查”?!敖衲甑摹还潯銥楹⒆訙蕚淞耸裁大@喜?”一題中,給孩子準備心儀的禮物這類物質性驚喜還是占了主導。對于“你覺得孩子的童年幸福嗎?”議題中,有半數家長選擇,孩子“不太幸?!被颉皼]有我們小時候幸?!?,其中一位家長還在“備注”中寫到:自己小時候雖然物質上不豐富,但和兄弟姐妹們在一起很熱鬧,一點點小禮物就會高興一整天,好像自己當年的“幸福點”比現在的孩子低很多,更容易滿足也就更容易感到幸福。
孩子競爭意識比我們小時候來得更兇猛
孩子的“幸福指數”不高,在家長眼中也有著別樣的成因。不少家長表示,與孩子的溝通中發現,現在孩子的社會競爭意識強烈。五年級學生家長徐某告訴記者,自己在課外給孩子報的補習班不少,但孩子對這件事的“敵意”卻并不大,“女兒有時也會抱怨自己學習壓力大,但她會跟我說‘以后小升初競爭那么激烈,周圍同學們都在報班補課,自己不補就無法競爭?!毙炷痴f,面對現在激烈的競爭,孩子們的承受力遠遠超出了家長們的預估,“比排名”、“上名校”已“自動輸入”到了他們的腦海當中。
專家觀點
人生苦酒甜酒,引導孩子自己選
(南京市教科所所長 劉永和)
南京作為兩屆榮獲“最具教育幸福的城市”,從整體上看“幸福指數”還算比較高。在這樣的基礎上,如何繼續增加學生的“幸福指數”可以從客觀和主觀兩方面著手:客觀上要做的是“減負”和“減壓”。孩子的學業負擔來自學校、老師、家庭等多方面。要減少孩子不必要的心理壓力,比如學?!芭琶被蚴羌议L“盯”太緊這類壓力。作為學校要注重孩子身體、心理的調節。比如多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
要從主觀上增加孩子“幸福指數”,還需要從心理疏導落實。家長和老師要讓孩子直面學習的艱苦。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個淺顯易懂的寓言故事,“人生有兩杯酒,一杯是苦酒、一杯是甜酒,先喝哪杯是自己決定的?!弊尯⒆幼约喝ッ鎸瓦x擇。
來源:揚子晚報 編輯:許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