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部長徐紹史在9日下午召開的國土資源系統舟曲搶險救災緊急會議上說,舟曲泥石流災害主要有以下5方面原因。
一是地質地貌原因。舟曲是全國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質災害多發區。徐紹史說,舟曲一帶是秦嶺西部的褶皺帶,山體分化、破碎嚴重,大部分屬于是炭灰夾雜的土質,非常容易形成地質災害。
二是“5·12”地震震松了山體。徐紹史說,舟曲是“5·12”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地震導致舟曲的山體松動,極易垮塌,而山體要恢復到震前水平至少需要3—5年時間。
三是氣象原因。徐紹史說,今年,國內大部分地方遭遇嚴重干旱,這使巖體、土體收縮,裂縫暴露出來,遇到強降雨,雨水容易進入山縫隙,形成地質災害。
四是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由于巖體產生裂縫,瞬時的暴雨和強降雨深入巖體深部,導致巖體崩塌、滑坡,形成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