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觀點
針對商家價格欺詐的問題,我們在中國廣播網經濟之聲網頁上發起了一個調查。截至到節目播出前,調查結果是這樣的:有4%的人沒有遇到過價格欺詐;13%的人沒有對比過價格,所以沒有注意過;有24%的人遇到過價格欺詐;13%的人遇到價格欺詐會跟商家交涉;6%的人遇到價格欺詐會向工商或消協投訴;36%遇到價格欺詐自認倒霉,沒有投訴過。
針對消費者投訴的家樂福問題,我們現在來連線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的龔淵律師:
主持人:先問問您,您在購物的時候遇到過價格欺詐嗎?
龔淵:遇到過,也是在一家大型超市,標簽上標的是一個價出去結賬又是一個價。
主持人:您遇到的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龔淵:是和當時的值班經理協商解決。
主持人:根據前面天津聽眾的投訴,家樂福用大字體標出現價為39元,價簽最下角卻用小字體顯示原價同樣為39元,降價原因還表明是讓利。如果不仔細觀察價簽還很難發現。您怎么看家樂福的這種行為?是不是誤導消費者?
龔淵:家樂福的這種行為是一種利用使人誤解的標價形式、誘導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違法行為。
主持人:根據后面北京聽眾的投訴,促銷海報標得價格低,但是結賬的時候卻是另一種高價格。對這種做法您怎么看?這算不算價格欺詐?
龔淵:家樂福的這種行為是一種使用使人誤解價格手段欺騙、誘導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違法行為,
以上的這兩種行為在我國的《價格法》和《零售商促銷行為管理辦法》中都是被禁止的。
主持人:遇到這種情況,消費者該怎么辦?怎么解決?
龔淵:首先要保存好當時的小票,并且盡量在當天解決問題。以避免商家調價以后無法證明
消費者與銷售者就是否賠償、賠償金額或賠金支付等問題可先行協商,協商不一致的,可依法選擇工商、物價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投訴、起訴等方式。
針對商家價格欺詐的問題,我們在中國廣播網經濟之聲網頁上發起了一個調查。截至到節目播出前,調查結果是這樣的:有4%的人沒有遇到過價格欺詐;13%的人沒有對比過價格,所以沒有注意過;有24%的人遇到過價格欺詐;13%的人遇到價格欺詐會跟商家交涉;6%的人遇到價格欺詐會向工商或消協投訴;36%遇到價格欺詐自認倒霉,沒有投訴過。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