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片中可以說一句話,我想說‘我愛我的祖國,我為我的祖國而自豪。’”郭明義說。
“用個體代表國家來塑造國家形象,這種理念是非常進步的。尤其是美國人對中國個體還缺乏了解,‘人物篇’具有積極意義。”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系研究所暨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教授孫英春認為。
已在中國生活10年的25歲的英國男孩邁克·桑切斯也認為選取普通人亮相形象片的想法值得稱道。“和那些名人們一樣,普通人也是中國社會的重要一分子。”
美籍華裔魏君子則建議用小故事展現個人形象會更具吸引力。“如果形象片拍出阿里帕兒孫繞膝的和樂場景,再配上字幕如‘19個孩子的母親’,可以幫助觀眾更直觀了解到中國人的愛心。”
“一分鐘的片子展現中國平民形象還是比較有限,建議還可以采取電影、紀錄片等形式傳播國家形象,那里面的中國平民是處在真實的生活狀態中。”孫英春表示。(執筆白旭 參與采訪孫奕 許曉青 郭燕 阿依努爾 揣霄宇)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