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閱讀:
叫座不叫好 僅19.2%的人認為“婚戀寶典”有用

漫畫:朱慧卿
眼下,“婚戀要懂心理學”、“專家給女性的幸福處方”等網帖、圖書大受年輕人追捧,一些婚戀指導類電視節目也異常火爆。為何年輕人會追捧所謂的“婚戀寶典”?有了這些“寶典”就能獲得美滿姻緣嗎?
近期,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網易新聞中心,對2266人進行的在線調查顯示,89.5%的人看過有關婚戀指導的書籍、網帖或電視節目,其中11.1%的人“經常”看。受訪者中,“80后”占52.2%,“70后”占32.0%,男性占65.7%,女性占34.3%。
48.3%的人認為,年輕人追捧“婚戀寶典”緣于不自信
“我身邊怎么沒男生像書里寫的那樣完美?”北京市某重點大學研究生微微,總愛這樣問她的“閨蜜”。
雖然學校里追微微的男生不少,但她一直沒談過戀愛。用她的話來說,就是“總覺得不是太好”。尤其在看了婚戀指導類的網帖和節目之后,她更加堅定,一定要找“高大、英俊、多金、專一的白馬王子”。這樣的條件,自然就把校園里的許多男生給“屏蔽”掉了。
在北京市某公司的部門主管孫先生看來,迷信“婚戀寶典”的以女性居多,“都想從中得到啟發和借鑒。還沒結婚的,想看看怎么找到理想愛情。結了婚的,想學習如何對婚姻保鮮。現在婚戀問題越來越復雜,一些年輕人總想多參考一些‘知識’,以防萬一。”
為何現在年輕人會追捧“婚戀寶典”?調查中,61.3%的人首選“浮躁,對婚戀急功近利”,其次是“圖‘快’,想趕緊解決婚戀問題”(55.3%),“對所謂專家的盲目崇拜”排第三(53.3%)。
接下來的原因還有:“不自信的表現”(48.3%)、“當前社會婚戀問題太多,需要積累經驗”(45.7%)、“看熱鬧,娛樂一下”(31.5%)等。
上海政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陳曉敏認為,目前流行的“婚戀寶典”有一種煽情的作用,擴大了婚戀中負面的東西。比如,每個人在擇偶過程中都會有看看對方物質條件的想法,但通常不會赤裸裸地表現出來。而在某些電視節目上,女孩子們都去選一個“多金”的男人,擇偶物質化的現象,就被擴大化了。
陳曉敏發現,所謂“婚戀寶典”無非是兩種類型——不食人間煙火,或物欲極端化。“那只能算是‘婚姻魔幻寶典’。年輕人會受到誤導,會覺得自己的婚姻很平常,很乏味。于是就會有人不安分,甚至走上離經叛道的路。”
“如果‘婚戀寶典’描述的內容很生活化,還會有人氣嗎?”孫先生認為,很多書籍和節目現在都是商業運作,搞噱頭博眼球。很多案例和專家也建議,不能完全相信,不能生搬硬套。
調查顯示,19.2%的人覺得“婚戀寶典”有用,50.3%的人表示“一般”,21.7%的人認為“很多內容有誤導”,8.8%的人表示“不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