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歷時近半年,經過初查、復核等多道程序,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即將迎來謎底揭曉的時刻。今天(28日)上午10點,國務院第六次人口普查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將在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普查的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
從去年11月1日開始入戶登記到現在,很多人都在猜測:今天的中國人口究竟是多少?一度面臨失調危險的男女比例是否有所改觀?人口老齡化會不會困擾中國未來的發展?另外,統計數據發布后,將對我們有關現行政策產生哪些影響?
人口普查數據將分批次發布
今天上午,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發布的數據公報被官方稱為“第一號”。那么,人們都希望了解的全國人口總數等關鍵性數據會不會是今天發布的內容之一?人口普查數據為什么要分批次發布?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張翼教授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并解答了記者的疑問。
張翼:1號是把最基本的信息向全國人民來公報:民族、性別、年齡結構等是1號公報的任務。在逐漸統計數據、清理數據中,會有新的數據形式來公報。1號基本是總人口有多少。有的時候一共會有兩號,也就是前面是基本的,再把一個稍微詳實的一說;一般是1、2、3號。然后時間跨度要看進度,一般是半年左右,因為數據需要逐漸的清理,看哪些數據是合適的,哪些數據是不合適的。比如說錄報率在年齡低的年齡段、還是年齡高的年齡段,還是在流動的勞動力里,要逐漸通過研究得出。有些數據的錄入、抽樣的偏誤、還有數據的本身在錄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這些是需要逐漸清理的。
記者在采訪中聯系了多位國家統計局的相關負責人,希望能夠提前得知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的結果,但他們都表示,在今天上午10點前,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一號數據公報仍處于保密階段。
中國的人口究竟是多少?記者做了一個簡單的推算。十年前的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大陸地區十年人口增長率為11.66%。如果這十年間人口增長率不變,今天的我國大陸人口將超過14億1千萬人。但是記者的推算只是猜測。10年來,有太多的因素在影響著中國人口的增長數量,最終的準確數據還得由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來揭曉。
普查數據將對教育、養老提供有益參考
十年前,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1號)發布的內容曾包括:總人口、人口增長、家庭戶人口、總人口性別構成、年齡構成、民族構成、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和城鄉人口。那么這些數據在發布之后,將有可能會對我國哪些領域的政策產生影響或提供借鑒呢?張翼教授認為,在包括教育、流動人口管理、養老、解決人口和環境的矛盾等諸多方面,人口普查的數據都將提供有益的參考。
張翼:一個是制定十二五規劃;第二個在落實社會管理政策中,尤其是人口的社會管理,流動人口有多少,戶籍人口有多少;第三個方面對我們國家老齡化的速度會有一個非常好的數據支持和評價,將來在制定社會保險、護老所、養老院這些配置方面也是很重要的一個信息;第四個方面對我們的國家晚生的、民族的人口分布在什么地方,增長了多少,資源、人口、環境之間的矛盾和問題,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第五方面就是教育,學齡前的教育,基礎教育,人在什么地方,學校辦在哪里,入學率有多少,這些都有很好的支持。
可對制定城鎮化發展相關政策提供幫助
除此之外,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宏山認為,本次人口普查數據的發布將會彌補最近幾年城鎮化率只有抽樣數據的問題,對制定我國當前城鎮化發展的相關政策提供了幫助。
楊宏山:實際上我們國際今天處于快速城市化的發展階段,今天我們到底城市人口在社會人口總量上占多大的比重,也就是城市化率是多少,這對于我們下一階段制定關于工業發展,城鎮化發展等相關政策是一個很重要的參照依據,我們知道近幾年來,確實每一年國家統計局也會發布一些城鎮化的數據,但是這些數據一般都是通過抽樣調查獲得,而我們通過全國人口普查所獲得的數據,從準確性、覆蓋率來說對于我們制定政策顯然十分重要。 作者:滿朝旭
來源:中國廣播網 編輯:段若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