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5月12日,湖北麻城市黃金橋開發區頂長崗村63歲的村民馮國祥在干旱的農田里勞作。塘堰干涸,水庫“無水”,長江漢江告急,中小河流斷流,成千上萬畝禾苗枯萎,大片大片的土地龜裂……連續6個多月降水持續異常偏少,導致歷史罕見的冬春連旱。湖北,這個素有“千湖之省”、“水利大省”等美譽的水鄉澤國,正承受著一場與自身稟賦極不相稱的干旱巨痛。新華社記者皮曙初攝
記者23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未來一周長江中下游氣象干旱區將以晴熱天氣為主,旱區的缺水狀況仍將持續。氣象部門將抓住有利條件全力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氣候監測顯示,1月1日至5月23日,長江中下游大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三成至八成,安徽、江蘇、湖北、湖南、江西、浙江、上海平均降水量為1954年以來同期最少。降水持續偏少導致江河、湖泊水位異常偏低,水體面積減少明顯,農業生產受到影響,部分地區出現飲水困難。氣象衛星遙感監測顯示,長江干流各控制流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至70%。
專家指出,造成長江中下游及華南地區降水偏少的原因是,今年以來,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較歷史同期偏弱,位置偏東,同時影響我國的西南水汽通道未建立,不利于冷暖氣流在江南交匯形成降水。
為了增加降雨,緩解長江中下游地區出現的旱情,各級氣象部門抓住此前有利天氣條件開展了大規模的空中和地面增雨作業。據統計,5月21日8時至23日8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共開展人影地面作業334次,發射炮彈3422發,火箭彈854枚。其中湖北省實施了高密度、大范圍的地面高炮火箭人工增雨抗旱作業,同時開展飛機人工增雨作業。
目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降雨已基本結束,但庫湖蓄水增加仍不明顯。最新干旱監測顯示:湖北東南部、安徽中部、江蘇南部、湖南東北部、江西北部、浙江北部、貴州西北部等地存在中到重度氣象干旱。
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一周,長江中下游氣象干旱區雨水仍較少。氣象專家提醒,長江中下游地區各省市需繼續做好抗旱的準備工作,江淮、江漢一季稻區要繼續做好蓄水、保水工作,確保一季稻適時移栽。同時,中國氣象局表示,將抓住一切有利條件全力開展人工影響天氣作業。
來源:新華網 編輯:段若蘭
相關報道
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緊急啟動應急響應幫助湖北湖南重旱區做好救災工作
5月23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緊急啟動旱災四級救災應急響應,會同財政部派出聯合工作組,分赴當前受旱災影響較為嚴重的湖北、湖南兩省,協助地方開展旱災救災工作。
記者了解到,同日,民政部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當前旱災救災工作的緊急通知》,對災區民政部門加強當前抗旱救災工作作出具體安排部署。
民政部要求,旱災區尤其重旱區各級民政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旱災救災工作的組織領導,進一步摸清旱災需救助人口底數,及時做好因飲水困難需政府救助人員,因旱災造成生活受到嚴重影響的五保戶、農村低保戶和重點優撫對象等特殊群體,以及其他因種植業、養殖業受旱災影響造成群眾收入降低或因抗旱投入增加造成生活困難需政府救助人員的基本生活救助工作,認真落實各項旱災救災措施。
來源:新華網 編輯:段若蘭